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治说四 其三 说戒 北宋 · 陈舜俞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四三、《都官集》卷七
说曰:或问:「大禹戒舜,信乎」?
曰:「《书》有之,曰:『毋若丹朱傲,惟慢游是好,罔昼夜额额朋淫于家,用殄厥世』」。
若是语,中人不足道,况圣人全德已乎」?
曰:「古者养由基善射,挟六钧之弓,百步以射杨叶百发百中
有过而笑者曰:『是未足以语射也。
夫善射者不百发百中
今日百发谓之有功明日复射,弓拨矢钧,一发不中前功并弃』。
圣人治天下,万虑万得,谓之善治
一虑不得万虑之缺,是以不可不戒也」。
曰:「以丹朱戒舜,不已甚乎」?
曰:「戒者不可不甚也,甚者所以固其终也。
故《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美哉大禹之德也!
使后世下得以戒上,臣得以戒君,必自大禹始。
成王之为君也,周公告之书,曰《无逸》、曰《立政》;
召公遗之诗,曰《公刘》、曰《泂酌》、曰《卷阿》。
是三者不同谟,爱君天下之志一也。
王者治天下之始,何尝不退不明,畏神器之重,念天命之大,而皆博访忠谏补察不逮深求民隐以顺协群附。
若是时也,观天下之治,易若反掌
及其志磨于岁月,身恬于安逸耳目悦于声色起居乐于台观驰骋快于犬马玩好美于金玉朝燕废朝夕饮废夕,有善始之名,而无善终之美,先为天下之治,而后天下之乱。
无他戒其始而不戒其终也。
故《传》曰:『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宣王中兴之君也。
君子观《鸿雁》之美,《庭燎》之箴,《沔水》之规,《鹤鸣》之诲,《祈父》、《白驹》、《黄鸟》之刺,《斯干》、《无羊》之作,知宣王之无终,周道不复兴矣。
使《六月》之北伐,《采芑》之南征不为斯干》、《无羊》之占梦文武之治,斯灿然矣。
文皇善治之主也。
君子观世南、文本之谏,玉华翠微之役,知文皇之无终,不为纯王矣。
使贞观之勤不替,老而纳善,如得魏公之时圣人之治,岂如是而已哉!
语曰: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是以君子恶乎画也。
人皆有欲善之志,而久之难;
君皆有欲治之心,而终之难。
故《易》曰:「受以未济终焉」。
臣伏陛下明德谨始虚心求道垂美一世,前无百王巍巍圣人之道,不可及矣。
伏惟所以始之,则念所以终之,成所以为之,则求所以戒之。
然则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
陛下之道远足以继舜,陛下之臣不惭大禹,岂区区周宣、唐宗足比隆哉!
臣愚不佞故为《戒说》。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