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殿试宜依神宗故事用策元祐三年十月 北宋 · 傅尧俞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二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一五、《国朝诸臣奏议》卷八一
元祐三年九月九日敕,中书省臣僚上言:「臣昨因赐对,曾具奏陈,及续进劄子,言将来殿试即用祖宗三题之法,并乞赐诏谕中外之士,未蒙施行
伏缘朝廷既降朝命科举兼用辞律,使天下学者习之矣。
辞律之学,用志最勤,惟殿试之日,第其艺业甲乙之,诸生进取于此为重。
若复试策,则积日所勤反为无用,而升降谬误去取乖失
用策以来,其弊不一
其始用也,骤以政务赐问于廷,即未测知,可使人自献其说。
然既著为定例诸生在外莫不宿造预作之,文不工可以假托他人,学不充可以累集古语试日,就所问目贯穿成文尔。
何则
礼部广场考核进黜未必精密荒唐滥中者每为不少,而又人主临轩其所询访当时大务也。
如今春殿试,必问去冬寒雪之异及官冗之弊,此类皆举子所知,故宿造预作者可以应对无疑
考校之官此以优劣,以第高下安得实也?
三题散出诸书不可前料
诗赋以见其才,论以知其识,且无以伸佞时之说焉。
对策之流本缘进取而来利害交其前,得失撄其心,于是佞辞以取说妄意希合比比皆是
如昨对策,以阴雪为瑞之类者是也
既而朝廷例赐名第,则自谓其言见取,从而习以为常
决科筮仕既以佞进,则从政立朝,又将循而蹈之,其肯尽忠而忤时乎
故人日益卑,风节渐衰,此亦驱之使然也。
今天下学者既习辞律,渐知古今,臣请将来殿试即用祖宗三题之制,仍预赐指挥,以信学者」。
贴黄称:「臣闻近降朝旨将来一次科场,如有未习诗赋人,许依旧取应不得解额三分之一。
将来殿试人内有如此项,即乞权试以文论大义比附三题者」。
九月九日三省同奉圣旨,令尚书侍郎学士待制两省御史台官国子监长贰疾速详议闻奏
臣等伏以天子亲试贡士,自汉以来,未之有改。
唐之进士虽试诗赋,然惟有奉行而已
国朝开宝六年太祖始召进士试之于廷。
当时公卿不知建明易以策问,而惟诗赋之用,因沿至今,莫之能改。
神宗皇帝以为天子临轩所以延见贡士询求治道之体,熙宁三年,始改问策,迄于元丰五赐策矣。
乃者陛下先帝之旧,亲策进士,所问灾异侵伐、官冗、财费之类,皆今日急务不可以已。
而议者独疑以为定例,人可预造,何哉
韦布草野之士修于家、肆于学,日夜讲说者,固所以待问于上也。
诚能摅其蕴蓄,应问如响,不失所对,虽预备贯穿之,何害于得士
若夫知捃掇陈说,充以语,无当对问,而弗加汰择,知荒唐滥中,佞谀希合,以异为瑞之类,而弗加纠绌,皆考官之过,非策之訾也。
议者徒知对策之宿造预作,不知辞律之学亦有记诵类集之患;
进士备问不知贤良茂才备问尤详也。
臣等以谓学校诸生州郡发解礼部贡士,今已悉用诗赋足以审其辞。
所有御前进士,宜一依先帝故事试策合于古义,于体为允。
御试对策虽有文采,而于所问义不相当,若词涉谀媚,及文理疏浅者,宜约旧制量定分数,敢旨黜落不得雷同入等
如此,则士无滥中,而考官不敢率意升降矣。
贴黄制策所问,安有定制
古今政务,或天人名数疑难之类,如董仲舒对策符命性情文质之异,杜钦以经对六事,系自临时诏旨,非疏远所能一一预度不当偶以前日阴雪众人所知,而谓皆可以宿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