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乞罢回河减水之役奏元祐四年正月 北宋 · 王存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一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二一
臣等窃见朝廷范百禄赵君锡相度孙村回河及减水河利害
百禄已行相度条奏孙村不可回河为减水之河,乞罢孙村有害无利之役,挪人工物料缮筑西堤以护南宫决口
其说甚详。
奏上今已多日朝廷尚未指挥
臣等忝拔擢,实以河役大事,所系朝廷利害不小不敢苟默,以图自安上负二圣任使之意,固当昼讲夕思,博采兼访,欲以究见利害之实。
详观百禄等所陈利害,及论王孝先前后异同狂率之见,较然明白可谓曲尽
然臣等窃虑人情论议,鲜肯公心,虽知己说不长,终是遂非护短
所以孝先狂妄难回,有误朝廷
臣恐孝先等耻回河之说不可施行,则必强为减水,以盖前失
臣等推寻孝先所开减水河,本欲以试回大河,今既不可回河,不知安用减水?
以谓河势卧西,多决西岸,孙村不可以回河,且开减水河,杀大河水势可以免西决之患。
臣等窃谓不然
河决北流元丰四年先帝下诏云:「河决小吴,其东行故道已是淤高,理不可塞。
将来更不修闭决口,候见大河归纳去处,合系立堤防,令李立之经画闻奏」。
自是未尝大理堤防,二三年来用王孝先之说,专欲自孙村回河,不复更理西岸,故南宫上下堤防怯薄前此二年,皆噎淩而决。
缘北流之河,入地已深,其流顺快,只为不能增筑西岸堤防所以连年溃决
自孙村兴事,兵夫之役者日二万有馀,八九月而止,民夫之役者日三万有馀,计一月而止,总兵民之用力者,无虑数百万,辇运物料者又不在此数。
其于大河略无所补。
向使一二年前,移此兵民之力以缮西岸,则堤防完壮南宫上下自不至再决。
今来刘何等奏南宫水口已夺过河身八分范百禄等乞不行闭塞,只理遥堤如此西岸不可不理。
既须兴西岸堤防之工,又不免起孙村减水之役,两役并兴劳动转甚。
假使役兵夫,兵夫力已困竭。
去年修河之役,逃亡死损十有二三。
二圣哀矜今岁并令放免,令下不日岂可复差
若令用钱雇夫,所雇者众,应募数少,必致官差
虽以差雇为名,其实抑而强雇,强雇之弊与差一般
令一差夫,则兴发者众。
京西去秋大旱十室半饥监司方乞赈救,本路夫力必不可差
专差京东河北京东河北灾伤连岁去秋虽有薄熟去处民力未甚舒苏。
譬如久病之人,才能支扶履地,而彊之负重,则必颠顿毙踣
臣等熟计不若速罢孙村减水之役,专力以厚西岸堤防
北流入地既深,其势自然安帖公私之力可以不劳而就。
以谓孙村减水,为河既北流,则中国失险,分减水势使之东注所以中国之险。
且自河决小吴,已及十年先帝不为水回河之议者,岂谓中国之险可以失之?
盖虽北流,其州海之口犹在乾宁沧州之地,漫水合界河入海,相度范百禄赵君锡言之亦已详悉
上流之势,本在中国,非敌人所得而据。
昔日东流入海,今日东北流入海,昔日横断河北之地,今日斜断河北之地。
河北之地皆吾中国所有,其为设险一也,敌人安能度越大河以用吾之险哉?
近世习见大河澶渊横断河北,遂以为不如此中国失险,非京师之利。
臣等虽至愚,决知今日河东北入海,未失中国之险。
以谓不为水分水势,使之东流,则塘泺有漫水淤淀之虞。
臣等闻古今河道北流之处,自商胡之决,早已淤淀
信安以西,河水不到,自无淤淀之患。
假使能全回大河北去断流昔日淤淀之地,方且反为边患
今开减水河,而欲望北流之河前无淤淀,亦已难矣。
臣等愚见以谓不能回河而尚开减水以分水势不止目前枉费公私财力之劳,而于大河沿边塘泺全无所补,抑将开后日无穷之患。
自大河北流,每年差夫科买物料,尚不能完固沿河堤防,使之不决
今又增孙村一河,名为减水,水既分流,则泛涨之时溢沿河两岸
海口各六七百里,旧约五千馀埽,每年逐埽各须豫积物料差夫修固,此后年年不得休已
一河未能处置,而别生一河枉费工料遗患河北生灵岂有宁日
伏望圣慈百禄君锡相度利害之实,深察孝先前后异同诞妄博采众论,以喻物理
特降宣谕,依百禄等所请,罢回河并减水河之议,放散所辟官吏抽回诸路催促物料使臣
河北转运司专领河事,以年例兵夫物料修立西堤
新河南宫水口被水冲渰州县,有合改移处置事件,并详范百禄等所议经画闻奏
所贵河北京东公私稍获苏息
臣等职任丞辖,忝二圣顾遇,事有所见不能竭尽以补聪明之万一,死有馀罪,所以不惮冒渎之责,以尽其愚。
贴黄见今修河司官吏百馀人,诸州催促物料使臣四五十员,工部每数日一次检举催督,即诸路骚扰可知理须早行放罢抽回
臣等豫闻国论职事自合如此商量,然犹不免区区冒烦圣览者,实欲上裨聪明之万一。
伏望二圣特垂采择
如臣等所言实有可取,只乞因辅臣奏对之际,特赐圣谕,早令依百禄君锡之议,罢回河减水之役,不独等之幸,乃天下之幸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