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霍山至和二年三月 北宋 · 朱何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一三、《舆地纪胜》卷九一
素性林壑嗜,平居病未能穷览而历走焉,谓异日庶几此志也。
癸巳中猎下科调官得循,有远游之戚。
或曰,循罗浮,古号绝异之处,遂慨然谓真得所嗜者。
于斯,询所谓罗浮不在是,予心怊怊焉。
无几,客有语予曰霍山之胜,甚乐之,谓罗浮之失而霍山之得,不空为此行矣。
三年于兹日月不为迩;
去郡百里川陆不为远。
卒岁穷年,竟不得扪藤萝侣猿鹤,一拭目焉,有遗恨矣。
一日尚书王公出《霍山记》与诗示予,其大略峰峦三百七十二,如大佛迹峰、志公楼峰、先殿前峰、白牛塔峰、大独石峰,皆峰之特秀者。
灵胜,如旃檀弥勒之像、文殊印迹之所、石臼捣药之声、浮丘炼丹之灶,皆灵迹著者
塔庙,有启蒙灵龛之寺。
又云,会昌中一浮屠客留之诗,其句有「若教飞去便飞来,自作青山云水僧」,唐时人曹有「西土文殊印迹大中皇帝参禅」之句。
按,大中宣宗纪年,曹谓浮屠,乃宣宗乎?
此说传记无有不知从何而云。
噫,霍山亦奇矣!
奚其名未白于世乎?
予尝闻天下之矣,洛有嵩山泰山,并有恒,冀有岐山,斯中国也。
匈奴有祈连山西域葱岭高丽辽山西南文山,斯彝狄也。
于是也,或中国,或彝狄,而传之史册,揭之天下,何也?
在乎不遇之间耳。
幸而遇也,彝狄无不闻;
不幸不遇也,虽中国所不闻矣。
霍山者,不中国,不彝狄,抱瑰奇卓异之实,而名未白于世者,亦未之遇然耳。
霍山者,当益自负杳冥磅礴之间,朝而苍烟与之俱,暮而白云与之娱,明月清风之与室庐列仙群灵之与游居岂不绰绰然,其自待重以深乎!
有时而遇也,则摅云雨膏物之泽,巢凤凰明时之瑞,蓄杰材为大厦之用,繁灵药为生民之命,恶肯浮取其名哉!
予恐,霍山谓予言何如
至和二年岁次乙未三月二十有一日将仕郎、守司户参军录参司法朱何记。
按:光绪惠州府志》卷二三,光绪五年刻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