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著作佐郎周君墓志铭 北宋 · 刘攽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七、《彭城集》卷三八
君讳喻,字彦博姓周氏
其先颍人,唐之末世,有谪官道州者,更五代之乱,因家焉。
君父讳尧卿,仕至太常博士,以善居丧闻。
庐陵欧阳公称之曰:「其情与礼称,古君子之孝也」。
为之墓刻。
博士娶黄氏,金华县
生七子,君其最长。
君幼而敏慧,读书作文章,浸浸有立。
既冠则能从进士举,有司以冠诸生
会以博士忧,去,执丧哀戚甚。
家至贫,奉母夫人,养诸弟,谨备,而葬礼无违,乡里称之。
既免丧,益务广学,刻苦自彊,其于五经、《春秋》为最深,著而为说。
其接交朋,仪貌严整,就之则温然有容。
讲论诲切,条理次叙,人皆畏而爱之,称为先生长者。
皇祐五年,以进士登科,调鼎州司理参军
听狱察词,明敏过人,州郡恃赖之。
荐其可以长民,迁荆南监利县
江汉筑堤数百里,民恃堤以为业。
岁调夫工数十万,县不足,取之旁县。
然岁常决坏,则庐舍田亩,皆为鱼鳖居。
及君为之,身自行视,得当水冲者十馀处,益工高厚筑之。
是岁遂不复决,役民大省。
其后二十馀年,民犹能指其处曰:「是周令之力也」。
每县邑有致民事,君为书,揭之通衢。
百姓见之,奔走相告,无一后期者,曰:「令所以不使吏居间,以不扰我,我其可以违之」?
有后至者,辄相咎责。
又以荐者言,改著作佐郎、知临江军新淦县事。
江南剧县新淦又其难治,吏与民交通,缀结为奸,狱讼有累年不决者。
君至,以方略束吏,不得转侧,立百姓庭下,为之剖判,无不惬服。
南方人性皆慧黠,既知其不可欺伪,诉讼则大衰息。
数月,县无逋事。
未期年,君以疾终。
吏民怀其惠,悲伤之,寮友爱其材,痛惜之。
年四十。
夫人江西黄氏,大理寺丞灏之女。
灏喜为文章,以豪气自负,一见君,以为奇,以女归之。
生三子,绅、縡、绲。
君与诸弟居,友爱教饬备至。
至其子就学,则未尝有所问。
夫人问之,曰:「视吾所以为诸弟,则所教者多矣」。
识者以君为善教。
君既殁,夫人诲励诸子,甚有法度。
后若干年,绅遂以进士成名,以禄为养,今为瀛州推官、知衡阳县事。
縡、绲亦业进士,皆可冀其有成。
女子二人,长嫁宣德郎李如埙,次嫁推官范汝中。
君有文四集十卷,藏于家。
其卒以治平三年三月二十一日,即其年殡于荆南石首县
后若干年,卜得吉兆于某所,用某年月日襄事。
君之祖讳仁遂,赠刑部侍郎,祖母唐氏,赠仁寿县太君,与君考妣皆葬道州云。
铭曰:
盖求良臣,必于孝子。
万石家行,不言而治。
岂其一身,子孙娓娓。
非若跅弛之士,叨窃一时,后不足齿。
周君之先,笃孝以礼。
其所继承,奕世一体。
何以效之?
文采操履。
禄不及丰,令名昭矣。
刻铭其藏,以告万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