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医说 北宋 · 郑獬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七八、《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二三
医之说曰:攻其未病,为之醪醴汤液不用者,上医也;
攻其始病,取之于皮肤而理之筋脉者,中医也;
病势已成,伤其空窍而结于脏腑,乃为毒药之齐、针石之刺、艾焫之酷而后已者,下医也。
岐伯之对黄帝,以持精神而禦邪气者,是攻其未病也;
扁鹊之望桓侯而告之疾作,是攻其始病者也;
华敷之决肤革而易其疾,是攻其已成者也。
则夫谋于其上者,亦有以类乎医者欤!
逆其未乱而辅之者,上治也
乱既萌芽而折之者,中治也
乱势已成,烂而不收,苦言鲠辞而后已者,下治也。
之世,左皋陶而右都俞相戒,终其世而无少乱,犹岐伯之对黄帝,持精神而禦邪气也。
周公相成王,择善贤之士而左右开切之,使就于正道,犹扁鹊之望桓侯而告其疾也。
汉唐之间,君德大蚀而不可磨,至于断鞅触车、泥首叩墀而后听者,犹华敷之决肤革而易其疾也。
然而治于未病者显功,故岐伯之徒惟其说之存;
治其始病者其用浅,故扁鹊之迹少著焉;
治其已成者其功大,故华敷之决脉搜疾,若有神怪焉。
则在之间,无逆言,无刺语孔子曰「荡荡乎」、「民无得而称焉」,兹非上治乎?
周公之时,其训也勤,其戒也至,《书》曰「惟周公左右先王绥定厥家」,兹非中治乎?
汉唐之君,屈意怫心,若去芽檗之难,害塞而功见,故有谏臣、赏直言兹非下治乎?
较德则远,而补败扶弊则一焉。
呜呼
已乱而言之,谓之下治,尚其乱之可救也;
乱而不言闭口缩舌唯唯而上下者无乃为下医之所羞欤!
《传》曰「论病以及国」,吾因医之说而有感焉,亦传者之志而与作《医说》。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