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天说 北宋 · 郑獬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七八、《郧溪集》卷一七
柳子厚作《天说》,谓天之元气阴阳坏则人由之生,譬之果蓏、痈痔、草木之败逆而虫生焉。
功者自功,祸者自祸,是天与绝不相预焉。
乌乎,亦怪辩矣哉
刘禹锡又作《天论》,繁枝叶而扶其说。
二子困废于时,谓天不相其道,故云耳
二子而充其欲,必不有是言。
夫天之可以形得者,惟其行日月、罗星辰、蒸风云、跃雷雨,阳燠而生植阴寒而敛杀者耳。
至其漠然不可窥其隙者,是必有命于其人者焉。
之际,以圣禅圣,可谓灿然矣,而尧曰:「天之历数在汝躬,汝终陟元后」。
舜亦以命禹。
汤武以德,以贼,用至仁伐至不仁,亦可以无疑矣,而汤曰:「有夏多罪天命殛之」。
武王曰:「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孔子伐于宋,孟子谗于鲁,圣贤出非其时宜乎为困矣,而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孟子曰:「使予之不遇鲁侯者,天也」。
此岂圣人造托于天以诈世乎?
盖亦有教存乎其中矣。
强桀之臣,欲负力而觊非望者,茍能自反之,必惧曰:「盖亦有天之历数云耳」。
昏慢之君,将肆欲天下,茍能自反之,必戒曰:「天傥或有德者,代予云耳」。
趋进之士,皇皇无所合,茍能自反之,必安曰:「予之不遇,乃天处之云耳」。
然而其命之者不可以有窥也。
其道至大以简,非如君上之有爵赏刑罚也,非如父兄师友之抚怜而告语之也。
欲以痛疾、一呻呼而觊天之渠渠然仁且哀之。
不为动,遂举谓天不与人相预。
设天果能听之,则天下之人号呶狂走,将挟其长短曲直辩讼于天,则天扰扰,固多事矣。
其将竭蹶奔趋应对不暇,尚何有高远不测者耶?
孔子曰:「道之将行也欤,命也。
道之不行也欤,命也」。
周公而上圣贤得其用者,盖亦天云耳;
孔子而下圣贤不得其用者,盖亦天云耳。
圣贤进退,乃不在天欤?
故君子者勉而学问,修而忠信,履天下正道,居幽屈而不疚,以待夫天命者焉。
《易》曰:「乐天知命,故不忧」。
又曰:「居易俟命」。
然则不修而务信天者,非也;
修而务不信天者,亦非也。
之者,在我也;
贵之贱之,在天也。
不修而务信天则怠,修而务不信天则妄。
怠与妄,君子不由也。
二子外其天事一推之人,则达者必矜其才智,厉其吻齿,力排而前,曰:「在人而已,天何预我哉」?
其穷者又将不忍其悁愤,变易操守,亦力排而前曰:「在人而已,天何预我哉」?
乌乎,以二子博学,溺而为诡文,则信其说之驳而不免于世焉。
孔子曰:「不怨天,不尤人」。
二子者,其怨天者欤?
尤人者欤?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