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尚书祠部郎中集贤殿修撰萧君墓志铭治平四年九月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一四、《临川先生文集》卷九四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希范诛,广西困于兵,诏以尚书屯田员外郎萧君桂州,兼广西都巡检提举兵甲溪峒事。
至则因其故俗,治以宽大广西遂安,而君以材选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
未几,以君之信于南方也,又以君为广西水陆计度转运使
是时侬智高蒐兵,诱聚中国亡命,阴以其众窥边境,而边吏士尚皆不寤,君独忧此,以谓必为南方之患。
乃选遣才辩吏,说智内属上书言状,请因以一官抚之,使抗交趾且可以纾患。
书下枢密枢密以智高故属交趾,纳之生事,以诏问君,能保交趾不争智高,智高终无为寇,则具以闻。
君曰:「蛮夷视利则动,必保其往,非臣之所能。
顾今中国未可有事蛮夷,则如智高者抚之而已
且智高才武强力,非交趾所能争而畜也。
就其能事,则蛮夷自相攻,吾乃所以閒而无事」。
争议至五六,而枢密遂绌君言不报
又奏请择将吏缮兵械、修城郭以待变,亦至五六,又皆不报
而君以召归,智高果邕州,杀其守将出入广东、西十有一州所至残破吏士走死
枢密乃更归责于君,以知吉州一时士大夫纷纷欲为君讼,君遂绝口无所道。
以此称君长者,又因知君智谋可以边事
顷之,遂复以为广东转运使
又以直昭文馆桂州
是时,侬宗旦聚兵智高故地无所属,邕州为之警,诸将皆议兴师,君又独持招降之议。
朝廷用君议,宗旦遂释兵服,以为西头供奉官,而边无事
于是积官尚书刑部郎中,以集贤殿修撰再任。
会蛮申绍泰反,巡检宋士尧战死,仁宗使中贵人出视,君坐士尧死降知江州,而提点刑狱中贵人言君罪状朝廷为置狱。
君所坐止于赎金,诸提点刑狱所言多无之,然犹夺两官以免
稍除监抚州盐酒,辞不往,以分司南京就第
诸公多欲荐起之者,君遂告老,即以尚书祠部郎中致仕
君讳固,字干臣
初以进士桂阳监判官楚州团练推官,用举者二十三人,改大理寺丞知开封府阳武永康军青城两县通判虔州
方略擒盗赐书奖谕移知江州
所至皆有善状推贤举善束缚奸吏,明而不残
财利能开阖歛散,故在广东收铜盐课,皆倍前以十万数。
治平三年,年六十五,以九月十七日卒于家。
初娶陇西县李氏再娶彭城县刘氏。
子男二人:洵,袁州军事推官,前死;
泂,试秘书省校书郎、知鄂州嘉鱼县事。
三人,嫁江州湖口县主簿何正臣龚州司户参军欧阳成,其季尚幼也。
男女十八人
萧氏长沙人,君曾祖讳处钧,当湖南马氏时为衡州司马,以马氏方乱,弃其官归李氏江南不愿仕,有赐田百顷袁州新喻
新喻后属临江军,故今为临江新喻人
祖讳,考讳世则,皆以儒学不仕,而考以君故赠官光禄卿
君之疾革也,出其奏议焚之,其子孙所录传尚二百馀篇,盖其言详密,多世务之要。
四年九月二十二日,葬君新喻安和长宣佛子冈。
铭曰:
司马去荆,望此南国
君贲厥趾,萧宗以殖。
致功蛮方,时告厥犹,朝为弗闻,疆埸用忧。
受慝不让退安一州
既穷而通,终以无偶
铭诗幽宫传载永久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