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原性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四、《临川先生文集》卷六八、《宋元学案》卷九八
或曰:「、扬、韩四子者,皆古之有道仁人,而性者,有生大本也。
以古之有道仁人而言有生大本,其为言也宜无惑何其说之相戾也?
吾愿闻子之所安」。
曰:「吾所安者,孔子之言而已
太极者,五行所由生,而五行太极也。
性者,五常太极也,而五常不可以谓之性。
此吾所以异于韩子
韩子仁、义、礼、智、信五者谓之性,而曰天下性恶而已矣。
五者之谓性而恶焉者,岂五者之谓哉?
孟子言人之性善荀子言人之性恶
太极五行然后利害生焉,而太极不可以利害言也。
性生乎情,有情然后善恶形焉,而性不可以善恶言也。
此吾所以异于二子
孟子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因以谓人之性无不仁
所谓性者如其说,必也怨毒忿戾之心人皆无之然后可以言人之性无不善,而人果无之乎?
孟子恻隐之心为性者,以其在内也。
恻隐之心怨毒忿戾之心,其有感于外而后出乎中者有不同乎?
荀子曰:『其为善者伪也』。
所谓性者如其说,必也恻隐之心人皆无之然后可以言善者伪也,为人果皆无之乎?
荀子曰:『陶人化土而为埴,埴岂土之性也哉』?
陶人不以木为埴者,惟土有埴之性焉,乌在其为伪也?
诸子之所言,皆吾所谓情也、习也,性也。
扬子之言为似矣,犹未出乎以习而言性也。
古者不谓喜、怒爱、恶欲情者乎?
喜、怒爱、恶、欲而善,然后从而命之曰仁也、义也;
喜、怒爱、恶、欲而不善然后从而命之曰不仁也、不义也。
故曰,有情然后善恶形焉。
然则善恶者,情之成名而已矣。
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吾之言如此」。
然则上智下愚不移』,有说乎」?
曰:「此之谓智愚,吾所云者,性与善恶也。
恶者之于善也,为之则是
愚者之于智也,或不可强而有也。
伏羲作《易》,而后圣人之言也,天下至精至神,其孰能与于此
孔子作《春秋》,则游、夏不能措一辞
伏羲之智,至精至神不能与,惟孔子之智,虽游、夏不可强而能也,所谓下愚者哉?
不移明矣」。
或曰:「四子云尔,其皆有意于教乎」?
曰:「是说也,吾不知也。
圣人之教,正名而已」。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