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再答龚深父论语孟子1055年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八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某启:僶俛从学不能无劳
略尝奉书,想已得达。
手笔,知与十二娘子侍奉万福欣慰可知
论及异论晓然
道德性命,其宗一也。
道有君子小人,德有吉有凶,则命有顺有逆、性有善有恶,固其理,又何足以疑?
伊尹曰:「兹乃不义习与性成」。
去善就恶,谓之性亡,不可谓之性成,则伊尹之言何谓也?
召公曰「惟不恭厥德,乃早坠厥命」者,所谓命凶也。
命凶者,固自取,然犹谓之命。
小人自取,或幸而免,不可谓之命,则召公之言何谓也?
夫古之人以无君子道为无道,以无吉德无德,则去善就恶谓之性亡,非不可也
虽然可以之无道,而不可谓之道无小人
可谓之无德,而不可以谓德无凶;
可以谓之性亡,而不可以谓之性无恶
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相近之性以习而相远,则习不可以不慎非谓天下之性皆相近而已矣。
孔子南子为有礼,则孔子不可告子路曰「是礼也」,而曰「天厌之」乎?
孟子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也。
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若有礼而无权,则何以孔子
天下之理,固不可以一言尽。
君子有时用礼,故孟子不见诸侯
有时用权,故孔子可见南子
孔子蒲人盟而适卫者,将以行法也;
如是,则要盟得志矣。
具有制于人而不得行,则圣人之无奈何孔子适卫,非蒲之所能制,则孔子何为不适卫?
盖适卫然后足以明义,此孔子所以适卫也。
凡此,皆略为深甫道之。
以深甫之明,何难于答是,而千里以书见及,此固深甫之好问嗜学之无已也。
久废笔墨言不逮意幸察
罢官见过幸甚
然某疲病,恐不能久堪州事,不知还得相见于此否。
自爱(《临川先生文集》卷七二。又见《宋元学案补遗》卷九八。)
本文龙舒本题作「同前」,即《答王深甫书》。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