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仁寿郡太君陈氏墓志铭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五二、《苏魏公文集》卷六二
元祐二年八月戊戌翰林学士承旨通议大夫知制诰兼侍讲邓公母夫人仁寿郡太君陈氏,以疾终于京师某坊之私第。
公以忧去位,两宫轸恻。
翌日,遣中使就第吊问,法赙外别赐上尊百壶、白金一千五百两。
又诏所居州郡治公馆处其家。
朝廷之所以周恤迩臣,有加于常数,其恩礼至矣。
十月某日,公与季弟主客郎中奉夫人之柩,涂行泣血,翼扶登舟,泛汴渠,涉淮、泗,抵维扬,权厝于某寺,即其所为涂庐。
初,卜葬江西故里,不食墨。
又卜丹阳乃食,遂以明年七月某日甲子,迁神座窆于某县某乡某里。
山居西南,水流东北,用姓氏之利也。
自初丧辟帷堂,殡阶序,升輤车,涉远道,反幽宅,至于复土,无不如礼者,君子以谓事亲之义于是尽矣。
夫人世占建昌军南城县,生而警异。
处士讳求,母南昌范氏,奇其早成,为择良偶。
久之,得同郡邓府君讳立,笃学有乡行,为士友推挹,遂以归之。
府君方力行养志,不厌寒苦,以德义自信于乡里。
而夫人躬服节俭,勤劳内治。
事姑章敬以顺,接娣姒和以庄,待宗戚仁以睦。
岁时之祭享,不以菲废礼;
闾党之宾客,不以贫阙供。
故得尽内外姻之欢心,以成良人之美志。
府君即世,夫人年且少,尝有未亡之叹,誓不他从。
服则疏粗,食则粢粝。
以诗书教子;
以组紃训女,傅保之事必亲临之。
比及成人,有如宿习。
长子元父,好学多闻,不幸早卒。
次曰温伯,即承旨公也。
次曰仲父,隐德不仕,省台诸公前以逸民荐之。
季曰羲叔,即主客公也,儒雅有吏干,擢在清要。
昆弟既登朝,追赠府君光禄大夫
而夫人方在色养,自寿安县太君再进郡封。
承旨公遭遇神宗,尝为御史中丞,坐言事谪守临川,亲知或为远适数千里,必贻亲忧,夫人闻之曰:「言不用而去,乃其职也」。
即日趣行,㦎然无戚容。
其后昆弟同在朝廷,禁林天台,相继进用。
鼎茵在前,左右视膳,孙息环侍,怡怡如也。
士大夫之仕弗逮亲者,莫不荣慕焉。
夫人年八十有二,平居强实,食饮自若。
一得疾,则语诸子曰:「吾病革矣。
我视死生犹梦幻,曷足为尔辈累乎」。
其终也,偃然若大寐而无戚怛,盖康宁寿考,加之执德不怠,其五福之具者乎。
二女:嫁朝散郎陈光道、某郡进士黄珏。
七孙:曰景俊南安军大庾,早卒;
曰之纯、之敏,并承务郎
之邵承奉郎
曰某,曰某,未仕者皆少而有立,能承世学。
予与承旨公游且二十年矣,每登门,闻夫人起居动止,严而有裕,成就门伐,盖家训致然。
今又克葬京口,与我先垄同一郡内。
诸昆弟是为所居里人,其义固益亲且厚矣。
因得纪夫人之行义以铭墓石。
抑尝闻善葬者言:润之土厚,宜封殖;
其水深,宜圹。
穴茔于此者,百世之固也。
夫人内行夙著,诸子送终尽礼。
果得吉土,以宁神宅,永锡尔类,其在兹乎。
铭曰:
妇德之茂,孰先母仪。
化由风始,治以家齐,纚笄君臣,著乎阃闺。
幅轴将相,见于杼机。
维若仁寿,好古知礼。
阃门睦宗,徙邻训子。
子以母贤,母以子贵。
济世宜家,孝慈两遂。
显显诸子,名称暴闻。
或出或处,不违其亲。
青缣紫橐,后弟前昆。
疏封奥郡,终养高门。
彤史古职,具载言德。
我刊铭章,纳于幽穸。
京江北流,岘山东直。
桑海或迁,音徽无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