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封建论 北宋 · 刘敞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八七、《公是集》卷四○
三代之王也,举天下封建
秦之帝也,破封建以立郡县
二者孰是乎?
曰:封建者,道也;
郡县者,利也。
封建者,公也;
郡县者,私也。
然则以为道?
以为利?
以为公?
以为私?
曰:非圣不能王天下,非王天下不能封建,非封建不能长世
是以之封建也,不主于功,亦不主于亲,主于德而已矣。
德厚者,其封大;
德薄者,其封狭。
车服以明之,制度一之礼乐修之仁义以结之,祭祀以教之,丧纪以厚之,朝贡以劝之,聘享以怀之。
犹惧其未也,于是冕服圭璧以赏其勤,甲兵鈇钺以耸其怠,制谥美恶以出其名策书简牍以观其行。
其治忠厚,其政淳一,其教诚悫,然犹战战以持之,翼翼以守之,如苦其倾,如若其生。
非以其贵自骄者也,非以其富自浼者也。
天子至于诸侯自诸至于大夫,自大夫至于庶人上下率是,其化深矣,其俗成矣,其意安矣,故可以传世
故曰封建者,道也。
及乎秦则不然,其取天下诈力,其治天下以茍简,其仁义不足以相怀,其忠信不足以相恃。
有功者疑之,有德者忌之,自其子弟不能信也。
是以天下之贵以尊其己,敛天下之富以厚其身,灭绝礼乐以逞其心,严刑滥罚以快其意,皆以封建为害己也。
故秦之有天下也,便其私而已矣。
故曰郡县者,利也。
利用其私,则道用其公者分矣。
故封建作而仁义行焉,郡县立而刑名制焉。
由是观之,非圣不能封建审矣。
周之有天下也,太王王季基之,文王、武王成之周公成王守之,是以化民也深,其易俗也固。
九牧之君,千有八百,世守其法,莫之敢贰。
至于穆王,王愆于德,淫游无度,而诸侯不畔。
至于厉王泯乱典训天下弗堪,流王于彘,诸侯释位以谋王室二伯共和以相王事宗庙乏主二十馀载,而神器不移
至于幽王,昏于嬖妾虐害于下,下弗堪命,王以兵死,周遂东迁
于时政教陵夷不能及远,故齐桓、晋文率天诸侯服事天王
桓公北伐山戎南破召陵西讨孤竹东定海滨功业大矣
葵丘之会,管仲一言动色下拜
文公叔带之乱,败楚郑之师,救齐宋之危,诛曹卫之罪,小国奔走大国悸恐威力远矣,然过而请隧天子不许稽首趋避
故乱如幽、厉不能迁也,强如桓、文不能谋也,孰使之哉?
由是观之,非封建不能长世也审矣。
或曰周失之弱,此不足以知之。
夫周之失也,其在废文武之法而已矣。
每守其法,每布其义,虽有齐桓、晋文之强,莫敢不率,又况邾、莒、滕、杞之小国乎?
然则周之失也,非封建弱之矣。
三代封建,威分于外而享国长
魏郡县,威专于内而享国短。
其享国长也,封建之效也;
其威分于外也,则非封建之罪也。
享国短也,不封建之效也;
其威专于内也,则非不封建之力也,其亦可知尔已。
然则封建不若郡县者,妄也。
其曰非圣不足以封建,而郡县者固世无圣王而用之者也。
与其圣王封建不得其理,不若封建而为郡县,可茍而治,是则可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