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南齐书目录1067年 北宋 · 曾巩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五二、《元丰类稿》卷一一、《曾文定公集》卷六、《曾子固集》卷二○、《南丰曾先生文粹》卷二、《皇朝文鉴》卷八八、《南齐书》附、《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四七、《群书考索》前集卷一四、《妙绝古今》卷四、《爱日斋丛钞》卷四、《古文渊鉴》卷五二、《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三八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南齐书八纪,十一志,四十列传,合五十九篇梁萧子显撰。
始,江淹已为十志》,沈约又为《齐纪》,而子显自表武帝,别为此书。
等因校正讹谬,而叙其篇目曰:将以是非得失兴坏理乱故而为法戒,则必得其所托,而后能传于久,此史之所以作也。
然而所托不得其人,则或失其意,或乱其实,或析理不通,或设辞不善,故虽有殊功韪德非常之迹,将暗而不章,郁而不发,而梼杌嵬琐奸回凶慝之形,可幸而掩也。
尝试论之,古之所谓良史者,其明必足以万事之理,其道必足以天下之用,其智必足以通难知之意,其文必足以发难显之情,然后任可得而称也。
何以其然也?
昔者唐虞有神明之性,有微妙之德,使由之者不能知,知之者能名以为治天下之本。
号令之所布,法度之所设,其言至,其体至备,以为治天下之具,而为二典者推而明之。
记者岂独其迹也?
与其深微意而传之,大小精粗无不尽也,本末先后无不白也
使诵其说者如出乎其时,求其旨者如即乎其人。
可不谓明足以万事之理,道足以天下之用,知足以通难知之意,文足以发难显之情者乎?
则方是之时,岂特任政者皆天下之士哉?
执简操笔而随者,亦皆圣人之徒也。
两汉以来,为史者去之远矣。
司马迁五帝三王既没数千载之后,秦火之馀,因散绝残脱之经,以及传记百家之说,区区掇拾,以集著其善恶之迹、兴废之端,又创己意,以为本纪世家八书列传之文,斯亦可谓奇矣。
然而蔽害天下圣法是非颠倒采摭谬乱者,亦岂少哉?
岂可不谓不足以万事之理,道不足以天下之用,智不足以通难知之意,文不足以发难显之情者乎!
夫自三代以后,为史者如迁之文,亦不可不隽伟拔出之才、非常之士也。
然顾以谓不足以万事之理,道不足以天下之用,智不足以通难知之意,文不足以发难显之情者,何哉
圣贤高致固有不能纯达其情,而见之于后者矣,故不得而与之也。
得失如此,况其他邪?
至于宋、齐、梁、陈、后魏、后周之书,盖无以议为也。
子显之于斯文,喜自驰骋,其更改破析刻雕藻缋之变尤多,而其文益下,岂夫材固不可以强而有邪?
数世之史既然,故其事迹暧昧,虽有随世以就功名之君,相与合谋之臣,未有赫然倾动天下耳目,播天下之口者也。
一时偷夺倾危悖礼反义之人,亦幸而不暴著于世,岂非所托不得人故也?
可不惜哉!
盖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故为之者亦必天下之材,然后任可得而称也。
岂可忽哉!
岂可忽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