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伫瞻堂记元丰六年八月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二四、《司马公文集》卷六六、《古今图书集成》考工典卷八三、乾隆《河南府志》卷八四、乾隆《重修洛阳县志》卷一四、《司马温公年谱》卷七
元丰三年天子大飨明堂,召河东节度使、守司徒侍中潞国文公,自北都入觐京师,以相祀事
礼成天子以公励相三后,克底隆休,泽敷乎烝民,功安乎庙祧复命公以太尉留守西都
于是公尹洛者三矣。
将行天子仍赐之诗云:「西都士女白首伫瞻公」。
人喜公之来,荣天子之言。
明年相与构堂于资圣佛祠,肖公之像于其中,名之曰「伫瞻」。
二年河南进士宋师中李彻与其乡里士民之众以书抵光,曰:「公再为宰相三守洛都
惠化天下,靡有不周,而在洛为多。
吾人日洒扫兹堂,而奉事之,至于孙固不忘矣。
异时远方之人有过兹堂,而不知所以然者,亦吾人之耻也。
子盍为我书其事,著于石,以传告无穷」。
光谢曰:「诸君以此属我,诚大幸
然凡为士者,颂一守令,且犹秉笔不敢轻为,况公之德业位望崇显如是
乃使如光者纪之,必得罪于识者能无惧乎?
西都搢绅渊薮,贤而有文者肩随踵接
诸君不往求之,顾惟不肖之求,能无惭乎?
愿置我而更请于它」。
众皆曰:「子出公之门最久,其居洛又久。
然则记兹堂也,子于何避之?
夫登岱、华者,不能其高广;
沧海者,不能穷其幽深
茍身之所至,目之所睹,皆可得而言矣」。
光既不得辞,乃曰:「光侨居于洛,已十有三年,日闻士民之誉公者,如出一口
敢问之前后治洛,其规为施置如何,而得民如是,愿条以告我,得藉之以书」。
众皆曰:「公之为政,其大者汪洋溥畅,若化工之神,膏雨之仁,非吾人之所测也。
其细者,樵夫牧儿皆能道之,又不足以尽公之美也。
姑以吾人所及者言之,其简而有节,安而不扰乎?
抑又闻之,昔黄霸颍川太守,治为天下第一
及作相,时人不谓之贤。
谢安吴兴太守在官无当时誉
及作宰相,名振异域
彼皆才有所不赡,故用有不周,能兼之者,其在公乎」?
光曰:「诸君知其一,未知其二。
光尝学于史氏,观自古为人臣者,或得于君而失于民,或得于民而失于君。
非不悦也,如民疾之何?
非不爱也,如君恶之何?
若是者,殆不可胜算也。
至于事君以忠,养民以仁,恻然至诚,积于胸中夙夜不倦悠久不渝晦之而益光,隐之而益彰,逃宠而宠不我舍,避名而名常我随。
若玉之在山,珠之在渊,击钟鼓于宫,种草木在土,达于上下,而不可掩者,弥百千年,无几而已矣。
《诗》云『乐只君子天子命之』,言得乎上也。
岂弟君子,民之父母』,言得乎下也。
《书》曰:『臣为上为德,为下为民』。
言其惟禹、稷皋陶乎,佐舜、禹阜安斯民,君赖之如股肱,民依之如父母,功盛乎一时名高百世
公之德其近是乎,不然,何天子宠光便蕃不厌下民悦服悠久而不忘,若此其备乎」?
众皆曰:「然」。
光曰:「然则请书此为之记」。
时六年八月某日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