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绛州鼓堆祠记嘉祐元年九月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二三、《司马公文集》卷六六、《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三二六、乾隆《直隶绛州志》卷一四
鼓堆在州治所西北二十五里。
樊绍述《守居记》作「古」,州之图志作「鼓」。
鼓者,人马践之,逢逢如鼓状,盖水原充满石下而然云。
绍述之文,其必有据,然今以耳目验之,则图志亦未可全废也。
堆之西山曰马首,其东长陵纚属,相传以为晋之九原。
北水出泽堂,别名清泉堆,周围四里,高三丈,穹隆而圆,状如覆釜。
水原数十环之,觱沸杂发,汇于其南,溶为深渊。
中多鱼鳖蟹鳝,水极清洁,可鉴毛发,盛寒不冰,大旱不耗,霪雨不溢。
其南酾为三渠,一载高地入州城,周吏民园沼之用;
二散布田间,灌溉万馀顷,所馀皆归于汾。
田之所生,禾麻穱,肥茂芗甘,异它水所溉。
堆上有神祠,盖以水阴类也,故其神为妇人像,而祠中石刻乃妄以为尧后及舜之二妃。
噫!
是水也,有清明之性,温厚之德,常壹之操,润泽之功,虽古圣贤无以加。
其庙食于民也固宜,何必假于尧后、舜妃,然后可祀也?
嘉祐元年九月壬寅通判并州司马光以事至绛,从州之诸官,尚书比部员外郎薛长孺元卿国子博士刘常道、尹仲舒汉臣,判官陈太初寓之,同游祠下。
爱其气象之美,登临之乐,而又功德及人若此其盛,悯流俗之讹,不可以莫之正也,于是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