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与吴相书熙宁十年四月作)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一二、《司马公文集》卷六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八、《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七九、《皇朝文鉴》卷一一六、《太平治迹统类》卷一三、《崇古文诀》卷一七、《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六九、《经济类编》卷八三、《经世八编》卷一二○
光启
愚戆迂僻自知于世无所堪可以是退伏散地,苟窃微禄,以庇身保家而已
近闻道路之人自京师来者多云相公时语姓名,或云亦常有所荐引未知虚实
自居以来仕宦之心久已杜绝
少壮之时,犹不如人,况年垂六十,须发皓然,视昏听重齿落七八,精神衰耗,岂复容有干进之心?
但以从游之久,今日特蒙齿记感荷知己之恩,终身岂敢忘哉!
顾惟相公富贵显荣丰备已极。
疏冗之人,无一物可以为报,惟忠信之言,庶几仰酬盛德之万一耳。
伏惟明主历选周行登用人杰,以毗元化
以光不敢知己之心,知相公必不轻孤明主也。
窃见国家自行新法以来中外恟恟,人无愚智,咸知其非。
州县之吏,困于烦苛以夜继昼弃置实务崇饰空文,以刻意为能,以欺诬为才。
闾阎之民,迫于诛歛,人无贫富,咸失作业愁怨流离转死沟壑,聚为盗贼
日夜引领,冀朝廷觉寤弊法变更凡几于兹矣。
相公聪明岂得不闻之邪?
府库之实,耗费殆竭;
仓廪之储,仅支数月。
民间赀产朝不谋夕,而用度日广,掊歛日急
河北京东淮南蜂起之盗,攻剽城邑杀掠官吏官军已不能制矣。
若不幸复有方二三千里之水旱霜蝗所在如是其为忧患岂可胜讳哉!
安得谓之细事,保其必无,而恬然不以为意乎!
贾谊汉文之世,以为譬如火厝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然,固谓之安。
若当今日,必谓之火已然,而安寝自若者也。
昔周公勤王家坐以待旦
跋胡疐尾,羽敝口瘏,终能为周家成太平之业,立八百之祚,身为太师名播无穷子孙奄有龟蒙,与周升降
王夷甫位居宰辅不思经国,专欲自全,置二弟方镇以为三窟
晋室阽危,身亦不免
然则圣贤之心,岂皆忘身徇物,不自为谋哉?
盖以国家兴隆,则身未有不预其福者也。
顾众人之识近,而圣贤虑远耳。
相公用心,固周公用心也。
今若法弊不更民疲不恤,万一鼠窃益多,蜂虿有毒,则窃恐庙堂之位,亦未易安居
虽复委远机柄均逸外藩外藩固非息肩之处;
乃至投簪解绂啸傲东山东山亦非高枕之地也。
然则相公今日天下之急,保国家之安,更无所与让矣。
救急安之道,茍不罢青苗免役保甲市易之法,息征伐之谋,而欲求成效,是犹恶汤之沸,而益薪鼓橐,欲适鄢郢北辕疾驱也,所求必不果矣。
欲去此五者,而不先别利害,以寤人主之心,则五者不可得而去矣。
欲寤人主之心,而不先开言路,则人主之心不可得而寤矣。
所谓开言路者,非如向时徒下诏书使臣民言得失既而所言当者,一无施行,又取其稍讦直者,随而罪之。
此乃塞言路,非开之也。
为今之要,在于辅佐之臣朝夕启沃,唯以亲忠直纳谏争、广聪明、去壅蔽先务
如是,则政令得失下民疾苦粲然无所隐矣。
圣主睿明之资,有贤相公忠之助,使谠言日进下情上通,则至治指期而致,弊法何难去哉!
难得而易失者时也。
今病虽已深,犹未至膏肓,茍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尚有返掌之易。
失今不治,遂为痼疾,虽邴、魏姚、宋之佐,将未如之何,必有噬脐之悔矣。
相公读书从仕,位至首相,展志行道正在此时
茍志无所屈、道无所失,其合则利泽施于四海,其不合令名高于千古
丈夫立身事君,始终如此,亦可以为无负矣。
光切于报德,贪尽区区不觉辞多。
惶恐再拜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