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请罢将官劄子元祐元年三月上)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五、《司马公文集》卷五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七九、《国朝诸臣奏议》卷六四、《文献通考》卷一五三、《宋史》卷一八八《兵志》二、《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六一、《宋史新编》卷四四
臣于去年四月二十七日上言州县者,百姓根本
长吏者,州县根本
根本危,则枝叶何以得安
故自以来,置州郡必严其武备,设长吏必盛其侍卫所以百姓、卫朝廷也。
秦灭六国以为兵不复用,虽置郡守,而以御史监之,堕名城,销锋镝,故陈胜吴广起,而郡县不能制,国随以亡。
晋武帝平吴,悉罢州郡县兵,陶璜山涛皆言州郡武备不可废。
永宁以后盗贼群起州郡无备,天下大乱
国朝总管钤辖都监监押将率之官,凡州县兵马,其长吏未尝不同管辖
知州一州之将,知县一县之将也。
熙宁中谋臣建议天下禁军,每数千为一将别置将官以领之,训练差使抽那一出其手。
其逐州总管以下知州知县,皆不得关预
量留羸弱下军剩员,以充本州白直诸般差使而已
设官分职当上下相维,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纪纲乃立。
为州县长总管等官,而于所部士卒,有不相统摄,殆如路人者。
至于仓库守宿街市巡逻,亦皆乏人
虽于条有许差将下兵士者,而州县不得直差,须牒将官将官往往占护不肯差拨
万一有非常之变,州县长吏何以号令众制奸宄哉!
目睹宰相西京留守韩绛嵩山起建道埸,其将下禁军白直者,于条不得出城经宿,所敢留者,剩员七八人而已
僻小州县,其守禦之备、侍卫之众可知矣。
当时乞悉罢将官,其逐州县禁军,并委长吏总管官同提举教阅诸多差使
州县长吏所给白直,皆如嘉祐编敕以前之数。
臣自上此文字后来不闻朝廷有所施行
见今诸处多阙雨泽盗贼颇多州县全无武备长吏侍卫单寡禁军尽属将官将官多与长吏争衡长吏势力远出其下。
万一有如李顺王伦攻城陷邑之寇,或如王均、王则窃发肘腋之变,岂不朝廷旰食之忧邪?
王者制治于未乱,保安于未危,岂可自恃太平之久,谓必无此等事邪?
又自祖宗以来诸军少曾在营,常分番往缘边及诸路屯驻驻泊,盖欲使之均劳逸、知艰难、识战斗、习山川
自置将官以来,茍非有所征讨,全将起发将官偕行外,其馀常在本营不复分番屯驻驻泊
饱食安坐养成骄惰之性,岁月滋久,恐不可复用
又每将下各有部队将准备差遣指使之类一二十人,而诸州总管钤辖都监监押员数如旧设官重复虚费廪禄
将官之设,有害无利天下晓军者莫不知之。
臣愚伏望朝廷如臣前奏,尽罢诸路将官
禁军各委本州长吏总管钤辖都监监押管辖一如未置将官以前之法。
其诸军兵全少不足守禦之处,量与立额招添。
守禦有备,而寇贼之发不能式遏,或弃城逃避,或率吏民迎贼,或歛民财赂贼,虽责之以死,彼亦甘心
平居驺从不能备,一旦寇至,责以死节不亦难哉!
取进止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