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北边劄子(治年二年六月二十八日上)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九一、《司马公文集》卷三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五、《国朝诸臣奏议》卷一三六、《皇朝文鉴》卷四九、《太平治迹统类》卷一一、《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二九、《右编》卷二六、《大学衍义补》卷一五六、《经济类编》卷七○、《文章辨体汇选》卷一○二、《渊鉴类函》卷二三○、《续资治通鉴》卷六三
臣闻明主谋事于始,而虑患于微。
是以用力不劳,而收功甚大。
窃见国家所以御戎狄之道,似未尽其宜。
当其安靖附顺之时,则好与之计校末节争竞细故
及其桀傲暴横之后,则又从而姑息不能诛讨
是使戎狄益有轻中国之心,皆厌于柔服,而乐为背叛
近者西戎之祸生于高宜,北狄之隙起于赵滋
朝廷至今未省寤,犹以二人所为为是,而以循理守分为非
是以边鄙武臣锐意生事,或以开展荒弃地十数里为功劳,或以杀略老弱之虏三五人勇敢
朝廷辄称其才能,骤加擢用
既而虏心忿恨,遂来报复,屠剪熟户钞劫边民,所丧失者动以千计
朝廷但知惊骇增兵聚粮。
其致寇之人,既不追究,而守边之臣,亦无谴责
如此而望戎狄宾服疆埸无虞,是犹添薪扇火,而求汤之不沸也。
臣愚窃惟真宗皇帝亲与契丹约为兄弟仁宗皇帝赵元昊背叛之罪,册为国主,岁捐百万之财,分遗二虏,岂乐此而为之哉?
诚以屈己之愧小,爱民之仁大故也。
陛下嗣已成之业,守既安之基,而执事之臣,数以争桑之少忿,不思灌瓜大计,使边鄙之患,纷纷不息
臣窃为陛下惜之。
近者闻契丹民有界河捕鱼,及于白沟南剪柳栽者。
此乃边鄙小事何足介意,而朝廷以前雄州李中祐不能禁禦为不材,别选州将以代之。
臣恐新将之至,必以中祐为戒,而以赵滋为法妄杀虏民,则战斗之端,往来无穷矣。
况今民力彫弊,仓库虚竭将帅乏人士卒不练。
夏国既有愤怨,屡来侵寇祸胎已成。
若又加以契丹失欢,臣恐国力未易支也。
伏望陛下严戒北边将吏,若契丹不循常例小小相侵如渔船柳栽之类,止可文牒整会道理晓谕,使其官司自行禁约不可轻以矢刃相加。
再三晓谕不听,则闻于朝廷,虽专遣使臣至其王庭,与之辩论曲直,亦无伤也。
若又不听,则莫若博求贤才,增修德政。
公私富足士马精彊然后奉辞以讨之,可以穹庐幕北,复汉唐土宇与其争渔胜负不亦远哉!
取进止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