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贾昌朝墓志铭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六○、《华阳集》卷五六、《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一七
治平二年七月戊寅观文殿大学士尚书左仆射、魏公薨于京师
始公得疾甚英宗中贵人太医昼夜调护所以念之甚厚。
讣闻是日休吏群司乘舆趣临其丧,为之泣下。
乃诏辍视朝二日,赠司空、兼侍中,其赙物加等。
将敛,又赐龙脑、水银以纳其柩中。
八月甲寅上成服于苑中
于是其家条具功状,上于太常谥曰「文元」。
熙宁元年八月庚申,葬于许州阳翟大儒乡元老里之原。
公讳昌朝字子明姓贾氏
其先长沙王太傅之后,至唐仆射魏国公耽,复以儒学相德宗,而世为沧州南皮人后徙真定获鹿
太祖纬晋,中书舍人追封鲁国公
皇祖琏,太子左赞善大夫追封齐国公
皇考注,秘书省著作佐郎追封晋国公
皆赠太师中书令尚书令
曾祖妣崔氏,封吴国太夫人
氏,封韩国太夫人
祖妣胡氏,封周国太夫人
史氏,封燕国太夫人
自公皇考,始去获鹿,而葬于开封,今为开封人
初,晋公一夕使者貂冠玉简于大箱中,拜而受之,以告燕国夫人
明日,公乃生。
公少孤,母日教诲之,自经图纬训诂之书,无所不学
天禧元年真宗祈谷于郊,献书车驾前,赐同进士出身,补常州晋陵主簿
引对便殿以为国子监说书,即除江州德化县
宣公判监,命学官各讲一经独称公所讲有师法
一日往谒宣公宣公遣人示唐相路隋、韦处厚传。
公读已,宣公出见公,曰:「后当以经术进如二公,愿少勉之」。
天圣元年,兼颍州郡王院伴读,迁大理寺丞,以殿中丞常州宜兴县,徙知龚州
以母老辞,得监在京广济仓。
翰林学士徐奭权知开封府,举公知东明县,迁太常博士
是时宣公且老,数辞讲禁中,乃荐公为代。
召试中书,而参知政事陈文惠公公有亲嫌,言公年少未可入侍经筵
宣公复言:「先朝晏殊宋绶知制诰,皆年未三十,朝廷用人,可悉限以年邪」?
文惠终抑之。
通判绵州,又以母老,得监在京永济仓,明道元年,迁尚书屯田员外郎,复为国子监说书
章献皇太后称制,诏避彭城郡名,公言:「在礼,母之讳不出宫中今天下为太后讳其父名,非所以尊宗庙」。
不报,及太后上仙,乃用公言罢。
景祐元年,擢崇政殿说书,俄加直集贤院判尚书礼部
子方文学,每授经之际,多询质疑难
公因请以圣问所及政教道义之言,令讲读官悉缀录之,以上史馆于是迩英延义二閤注记》。
三年太平兴国寺灾,而议欲复修。
公言:「比年京师观寺屡灾,此天佐兴王者,故数下灾异以诫告之。
陛下侧身念愆,以思答天之实」。
于是遂止不修
再迁司封员外郎天章阁侍读判太府寺、为史馆修撰
天子每祠南郊必先景灵宫,乃斋太庙
公言躬享景灵宫,初用唐朝太清宫故事,事出一时不足以为法,请须郊祠还,然后谒谢之礼。
下议有司不合乃寝
赵元昊叛,延州总管刘平败于北川,或言平实降贼,朝廷以兵围平之第。
公言:「王继忠陷贼中,先帝遇其家反厚。
契丹约和,继忠有力
今计岂遽降,而先收戮其家,使平果存,亦不得还矣」。
即诏弛围兵。
既而果得战没之状,乃厚恤其孤。
礼部郎中
康定元年三月丙子大风昼冥,诏罢春燕
公言:「今灾变屡见,初莫不恐惧,已则泰然无事
切考灾异所从,固不虚发,愿陛下修饬五事,以当天心
虽罢春燕,恐未足以塞大异也」。
居数月,权知制诰、权判吏部流内铨,为馆伴契丹使。
河北旱蝗,为体量安抚使
既还,条所以制边之策甚备
其言择守宰习乡兵、治塘泊、纾繇役缮甲垒之类,皆当时施用之。
龙图阁直学士、兼侍讲权知开封府
禁卫卒告军中歛率缗钱本属以其事移府,众皆伏府门惴恐自安
公止诘其告者不实坐之,馀置不问仁宗大然之。
南郊顿递桥道使,时西疆未宁,诏公护行在,以察奸非
知开封府不侍斋祠自公始。
庆历元年,迁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充理检使侍讲如故
自唐群臣见谢辞,皆过天子正衙,五代草创,过衙乃在其后,公始釐正之。
未几判国子监
诏公与三司官吏减省浮费
前此公上疏言:「国家用度素广,而民力不足
日者屡诏有司省节浮费,未闻卓然施行
陕西用兵,而无先事之备,窃为国计忧之。
愿较景德以来,讫于景祐,财用出入之数,约祖宗旧制,其不急一切省之」。
至是,内自宫掖,外及权贵而下,岁省用凡数百万。
驸马都尉柴宗庆前在郑州,纵其下扰民,及遣使问状,而托疾不即应,更请出为郡。
劾奏宗庆托国肺腑,而所为不法,乃复使为郡,恐益为民患,于是诏留宗庆京师
侍讲林瑀上《会元纪》,且言推帝王即位,必遇辟卦,而真宗得卿卦。
公奏瑀所学不经不宜顾问,遂绌之。
契丹遣使关南之地,且议和亲,复为馆伴使
公言和亲辱国,而尺地可许
议者又欲以金缯契丹,而使夏州
公言:「吐蕃尚结赞欲助唐复京师,而宣公数谏止之。
后得谍者,乃朱泚吐蕃,欲使阴为之援。
契丹元昊叛,有求于我,未必遽肯出兵
就使兵出而小有胜,何以塞其进取之心」?
时方公使契丹于是力辞其行。
又言:「艺祖天下收方镇之权,当时以为万世之利。
太宗在位将帅姻旧之臣,而戮不逮恩。
然犹仗神灵,卒刬暴海内,自时用武之势乃衰。
近岁恩倖子弟,非有横草之功,而坐取武爵。
乘边无事,犹以自容一旦西方用兵,以千万卒之命,为庸人之死地,岂不愤哉?
愿思所以内治外之术,以销难未然」。
复陈边六事凡数千言,帝嘉纳之。
三年,遂参知政事
明年,以检校太傅尚书工部侍郎枢密使
明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兼枢密使
两月,拜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提举编修唐书》。
陕西罢兵,公遂还枢密使
因言:「近岁国马耗而河西蕃部马不至,请枢密使群牧制置使,如先朝旧制」。
从之。
会诏有司议章献、章懿章惠三后升祔之礼,令中书门下考详其事,而礼官或援古不同,公乃酌群议而奏曰:「恭以章献皇后母仪天下章懿皇后诞育圣躬,宜如祥符升祔元德皇后故事配食真宗室,以称陛下追孝之意。
章惠皇后陛下慈保之恩,义须别祠,伏请享奉慈庙如故」。
于是命公摄太尉,奉二主升祔之礼。
已而将下德音内出密封中外文武官皆迁官诸军特支
公独匿其事,即奏以为不可,虽同列与闻者。
明日,惟在京诸军特支
又诏二府迁官,公又以为不可,乃已。
七年大旱公引灾异册免三公故事,愿上丞相印,意甚确,遂拜武胜军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兼北京留守司事河北安抚使
及帝谢雨西太一宫而公不从,诏下閤门吏开封府以其事即报公。
公既辞,赐燕国太夫人银饰肩舆士大夫以为荣。
贝州妖卒王则叛,初则约连河北京东数州之兵,欲南断浮桥,以据大名
未及发,会有白衣遮公马首,自言少游泉山能言国家休咎之事。
公疑而诘之,乃得所挟书,实贝州叛逆也。
其党知事觉,于是婴城自守
公命高阳关路总管王信大名府路钤辖郝质真定府路钤辖孟元六部兵二万趣城下,并遣穴城匠作车洞,距闉以攻贼。
公亦屡请行朝廷赖公威名大名不许
破贼,以功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检校太师进封安国公
其年日官太阴犯毕距星,又掩其大星
公因言:「毕昴之间为天街,其阴,外国也,其阳,中国也。
顾其警必在季秋之分」。
因考历代所占凡十二事上之。
岁饥,民大疫为置病方给养之全活九十馀万。
契丹亡卒之勇伉者,得五百馀人号「投来南军」,驱以战西羌
边法虽归亦殊死,公乃檄边郡,凡投还者一切贷之。
后有还者,公更迁补之
贼闻,遂除其军不用
边民之贫者,多避赋繇,以其地质贼人因而寖为贼所侵。
设法,听旁近户之有力者赎之。
岁馀,悉复其地。
契丹使来,每道公境,必歛服自饬,且戒其徒御毋得有所犯。
公尝言:「河自横陇之决,分流德、棣、恩、沧数州,而岁为害滋甚
九河既湮,惟行漯川之道,历代虽徙决不常然不越濮、郓之北,魏、博之东。
今其道历朝城蒲台入海者,此禹、汉遗功也,请复河故道」。
不报
明年河决商胡水环大名,公乃绘漯川、横陇西、商胡为一图,复条其利害以闻。
诏遣三司副使郑骧行视其地,还言,功大不可就,乃止。
皇祐元年,以燕国太夫人春秋高,愿徙郑州
入觐,乃以为祥源观使
不敢将相京师,屡请还节,除观文殿大学士尚书右仆射判都省,再提举编修唐书》。
其冬,以右仆射复除山南东道节度使检校太师、兼侍中、判郑州
凡六上章,乞罢仆射侍中,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公子四人迁官固辞之。
使相初无中谢之赐,其赐自公始。
明年丁母忧,会大雨奉丧徒行百里
诏屡起之,公恳蕲终丧
给以宰相俸之半,辞之。
给以仆射俸,又辞之。
于是黄金三百两。
服除,判许州
仁宗召公迩英閤,问《易》之《乾》卦。
讲陈之,翌日又为手奏曰:「夫《乾》者,天刚健之德。
当天下久盛之时,柔不可以济;
然亢而过刚,又不能久。
圣人外以刚健决事,内以谦恭应物不敢自矜天下首,乃获吉也」。
帝面出手诏以宠答之,仍以所陈卦藏之史馆
又言:「汉唐都雍,置辅郡以内京师
国朝都汴,而近京诸郡皆属它道,制度不称王畿
请析京东曹州京西之陈、许、滑、郑州,并开封府,总四十二县,置为京畿」。
兴行之。
将行,命侍读学士以下饯于资善堂。
五年,徙判大名府,复为河北安抚使
是时博士李仲昌建议开六塔河,欲断大河东去,以杀金堤之患。
既而水怒溢,堤狭不能禁,败民庐舍不可胜计
复请疏河故道,且言故道土沃饶,多为权右占耕,使者妄言功大不可就
于是又诏河北都转运使董沔视之
遂欲濮阳埽,下郓之锢城,导河使东,而言其地皆趋下,亡壅塞之患,俟丁夫,远不踰三月可就
朝廷终不报。
嘉祐元年进封许国公
未几,加兼侍中,再任大名,寻拜枢密使,辞侍中
三年,以镇安军节度使右仆射依前检校太师、兼侍中,为景灵宫使
其年,复出许州
七年,以保平军节度使、陕州大都督府长史复徙大名,为本路安抚使
英宗即位,拜凤翔节度使左仆射凤翔尹,进封魏国公
治平元年,自言「臣老矣,不任事愿得徙閒郡,且还凤翔节度侍中」,诏不许
明年春复徙许州
入觐,上以先大臣,益尊遇之。
公亦从容天下事甚众,因固请凤翔节度侍中,卒不许
京西大疫特诏公候乃行。
公既被病,召诸子谓曰:「势且革矣,尚欲尸重禄邪」?
于是复请,乃复以为观文殿大学士判尚书都省
踰月公薨,享年六十八。
为人端重而中裕,虽燕居未始见愠喜。
然于临事,其色不可夺。
好学,至显贵未尝一日废书
其于古今治乱天人灾祥之学,无不该贯,故指政言事,切而不迂。
为政乐易而不苛,前后累镇许、魏,民皆见思,图其像学舍生祠之。
为文粹衍有法度字画尤婉奇。
在外仁宗特遣使赐三朝御书凡百八十七轴。
其历崇政殿说书天章阁侍讲观文殿大学士,皆仁宗为公特异之。
奉诏刊修广韵》为《集韵》,因请修《礼韵略》,其窄韵凡十有三,听学者附近用之。
又请修《唐书》及复《礼记》郑氏所注《月令》,以李林甫所解《唐月令》别行。
著《本朝时令十二卷、《群经旨辨》十卷、《春秋要论》十卷、《通纪》八十卷,《奏议三十卷文集三十卷
公初娶王氏,尚书兵部郎中集贤殿修撰轸之女,封莒国夫人
再娶陈氏,武信军节度使、康肃公尧咨之女,封魏国夫人,后公二十九月而薨。
六男子:章,终太常博士集贤校理
圭,尚书比部员外郎
田,终尚书驾部员外郎
青,尚书司门员外郎
太子右赞善大夫
炎,太常寺太祝
女子:长适尚书比部员外郎程嗣弼封寿安县君
次适太子右赞善大夫惠国封崇德县君
次适尚书都官员外郎庞元英封寿光县君
孙男十八人:公祚、公路、公定、公弼,并光禄丞
公度大理评事
公裕、公盛、公述、公望,并太常寺太祝
孺,太常寺奉礼郎
靖,太庙斋郎
公秩、公密、公咏,并未仕;
公正公亮、公迥、公向,早卒。
曾孙一人
始,公葬晋公开封,以其地下污,将改卜于许而公薨。
今迁晋公而偕葬之,以成公志云。
铭曰:
维贾氏先,出长沙
有唐公,又移厥家。
自公皇考,始去获鹿
公又食魏,不遐以续。
公昔尚少,其滀中闳。
献书路旁,乃发厥声。
始为学官终日默如。
逮其授经听者群趋。
卒用所学,入讲殿中。
帝曰汝来,有发予聪。
遂相仁宗左右经术
岂无众訾,其势不屈
公于出处,以靖以夷。
魏、许之政,而民思之。
再管枢衡,越岁又迁。
维是嘉谋有来上前
天清日华圣子有作。
魏公来朝,犹陈旧学
不见公,遽不能起。
乘舆即临,泫然出涕
公位将相不为不荣。
矧曰黄发道德之英。
曾谁如公?
笃其终初。
以示万世,维实维孚。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