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修德为治之要十事 其十 无逸 北宋 · 吕公著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五、《宋名臣奏议》卷三、《皇朝文鉴》卷五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五七、《太平治迹统类》卷一九、《东都事略》卷八八《吕公著传》、《宋史》卷三三六《吕公著传》、《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九○
周公作《无逸》之篇,以戒成王,其略曰:昔商王中宗治民祗惧飨国七十有五年。
其在高宗不敢荒宁飨国五十有九年。
厥后立王,生则逸,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自时厥后,亦罔克寿
十年,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四三年。
呜呼,非爱君忧国之深,其言何以至此
又曰:「继自今嗣王无淫于观于逸,于游于田」。
「无若商王受之迷乱,酗于酒德哉」!
小人怨汝詈汝,则皇自敬德」。
「乱罚无罪,杀无辜,怨有同是,丛于厥身」。
盖人君初务纵逸小人必怨而大臣必谏至于淫刑乱罚,以杜言者之口。
然后流连忘反,不闻其过,而终至于灭亡
故曰《无逸》之书,后王之元龟也。
唐明皇初即位宋璟为相,手写无逸》图设于帝座
明皇勤于政事,遂致开元之治。
其后宋璟死,所献图亦弊而彻去,明皇遂怠于政,亲见天宝之乱
由是观之:「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人君诚能慎终如始不敢逸豫,则德有尧舜之名,体有乔松之寿岂不美哉
右臣闻孟子曰:「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
朝廷始初清明,臣虽术学浅陋,惟是前代圣帝明王所以致治之迹,可以为法
与夫暴君暗主所以兆乱之道,可以为戒者,乃敢告左右
古人有言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
夙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是亦舜而已矣」。
陛下加意无忽,则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