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鲍叔管仲 北宋 · 陈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七、《古灵先生文集》卷二一
齐桓公入于齐,使鲍叔为宰,乃辞之,以管仲,谓其忠信可结于百姓礼义可法于四方
愚尝观鲍叔之言,以管氏行事终始验之,亦未见忠信礼义之效,窃甚病之。
何则
夫忠以为国,信以结人,尽礼所以事君,见义所以忘利。
管仲襄公之乱,奉子纠以奔鲁。
公孙无知襄公自立,而管仲不能杀身靖难归子纠以嗣之,非为国也,岂曰忠乎
齐人无知逆子纠,齐大夫又逆小白,而不能戮力为主,先就其国,失齐之望,非哲人也,岂曰信乎?
小白先入,是为桓公,遂命鲁公以杀子纠,而不能刺心刎颈以厚其报,非事君也,岂曰礼乎?
既而桓公遣使于鲁,以逆管仲,而不能高翔远逝,以全其节,反以为相,非忘利也,岂曰义乎?
四者无一,擅身后之名以为实,不亦过乎?
至如燕伐齐,王蠋不受万家之封
赵灭智伯,豫让卒有贤人之报。
然皆不顾其利,其一心杀身成仁效节明主,亦庶几忠信礼义之道也。
管仲沈几先物,高气盖世,当乱国良弼无以夹辅子纠,归于齐国,俾失襄公之嗣,而死鲁君之手,而复苍黄反覆终始参差反北面于桓公,失厚报于子纠,而可擅忠信礼义之名乎?
厥后虽能霸强齐,尊周室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者,皆权诈之力也,乌足道哉?
鲍叔之言,可谓过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