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许太博春秋书三 北宋 · 陈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六、《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三
比辱书旨,不□□□不肖贬损德义重复开益
其间叙明左氏之学,益又□□□□□于蒙瞽,然观左氏书,广记列国之事,不无浮誇驳杂,谬孔子之志者,不得比之荀子书也。
荀子之书,深闲礼法,其大概一归圣人之道,然时有偏滞未至之处,此为小疵耳。
盖自孟轲而下,求其正辞正识,为得圣人门户者,独荀卿子与子云、退而已
虽其书若不纯粹,皆无叛于孔子,自馀诸儒百氏,或出或入,固不得与夫四子者比也。
怪神之事,孔子不言,而左氏载鬼神之事,皆淫辞无法,又与夫《春秋》书所记灾异事岂相类哉?
推此而言,则左氏不由圣人之法,间有之矣。
近世圣经蔑息,世之学者,家为异说,而莫知辨正
国家所谓政教礼法,夫尝一出于经,士君子既位于朝,则不复用之,而老师大儒废弃无用,又自嘿嘿无所驾说则是天下常无圣人之经矣。
昔者孟轲战国之时,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圣人之道,将绝如线,而独以仁义说开辟之,而其道始明,后世赖之。
以其功业不在禹下。
故其言曰:「杨、墨之道不熄,孔子之道不著
吾欲放淫辞,息邪说,以承三圣之后」。
韩愈亦曰:「释、老之害过于杨、墨」。
孟子不能救之于未亡之前韩愈乃欲拯之于已坏之后
圣人贤士知天命之在己,必以身负其道,扶持不暇,其肯用舍废置哉?
至于孤灯烛夜涕泗横集,某尝三复其辞而悲之。
今天民力凋弊,比之祥符、景德之际,其创钜矣。
衙前里役之蠹不减旧日破赀竭产而迫于刑戮不可胜纪日削月朘,失其本业一有水旱兵革之变,则死亡继之。
庙堂之臣,郡县之吏,未有疾首蹙頞思起而救之者,亦诚何心!
先生之贤,岂无术以营补救完之?
不识如之何而使斯民不至此极也?
某虽愚不肖,愿闻其说。
今日之行,非以为利,万一得与外廷之试,可言民间疾苦,则愿以先生之说,万死以献,庶几吾君吾相能用其术,致斯民祥符、景德之际易于反手耳。
然则先生经术得行乎耳,其亦不得行乎耳?
某比有行期,将有所请。
连阴雨雪,人马不前,明日遂行悒悒为恨。
因风无吝教旨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