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周有终 北宋 · 陈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四、《古灵先生文集》卷七、《宋元学案》卷五
前年赐书教诲不以某愚不肖,以待古贤人之道责备于某,非吾子相爱以德,孰能如是也?
其中尚有可复者,恐吾子未解,思以相闻因循人事,未能为答。
还复得书,有似不悉,粗有所疑者,此吾子过也。
某之待吾子者以诚耳,虽不有书,何害于相知耶?
苟有所疑,虽日为之书以塞谤责,亦何害于不相知耶?
然而能受尽言古人所难,使吾子不得无疑,但不当施之于仆也。
仆虽愚,无知其他,无一二于古人至于好人之善,乐闻己之过,仅似有之。
永安时,与诸子相见,口不暇他出一词,惟汲汲于求过,其心缺然以至屡请屡拜,既而一言者。
当此有求之时,若将终身不得善言,既得之岂有不悦而反为之怒乎?
此固吾子所当信而不疑昭昭矣。
方将吾子于吾前,以告吾所不可知,以道吾所不可闻,以置吾于君子无过之阈,宜勿遽如此也。
义乌时,欲驰一书请求相见,还闻其行,又不果通,心甚悔焉。
向承所惠文书,尤喜道进而理识明,益加老于前,勉而终之,幸不为不知者见困而遽止也。
某去此穷年官满寄家于越径道趋选,犹将不免区区以从于禄养也。
吾子无忧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