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详定礼文 其六 木尺 北宋 · 陈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三、《古灵先生文集》卷一九
司天监表尺(比晋前尺六分三釐,与晋后尺同。)
后周王朴律准(比晋前尺一分一釐,比梁表尺一釐。)
太府寺铁尺
皇祐三年五月内修大乐所造到中黍尺,皇祐三年五月内修大乐所新定。
景祐丙子皇帝诏臣逸、臣瑗准古法以兴尺度
大宋景祐二年岁次乙亥九月十二日,依新黍定到律尺,每十黍一寸
量到司天监景表石尺
太府寺工匠王栾等造邓保信黍尺
太府寺工匠石素等再造邓保信黍尺、量到司天监景表石尺
太府寺工匠石素等再造阮逸黍尺
邓保信乌秬黍尺
太府寺工匠楚荣、节级王栾造阮逸黍尺
据汉志古分分寸造到尺。
新定中黍连三长。
新定中黍尺。
先定中黍(系乌黍。)
司天监表尺(与宋氏铁尺乐之浑天仪尺、后周铁尺并同。)
中黍平累,一黍之广,累十满寸,与景表尺同今来新定中黍尺。)
黄钟籥尺,一条长九十
胡:夹钟律尺长三七分七厘半。
夷则律尺,长五寸六分七厘。
太簇律尺,长四寸
大吕律尺,长四寸二分半。
黄钟律尺,长四寸五分
应钟律尺,长四寸七分七厘。
无射律尺,长五寸六厘。
南吕律尺,长五寸三分五厘。
夹钟律尺,长七寸五分五厘。
蕤宾律尺,长六寸三分六厘。
太簇律尺,长八寸
大吕律尺,长八寸四分八厘。
黄钟律尺,长九寸
林钟律尺,长六寸
姑洗律尺,长七寸一分四厘。
仲吕律尺,长六寸七分半。
阮:夹钟律尺长三七分四厘五毫七丝七忽。)
夷则律尺(长五寸六分一厘八毫六丝五忽。)
太簇律尺(长四寸。)
大吕律尺(长四寸二分七厘三毫九丝九忽。)
黄钟律尺(长四寸五分。)
应钟律尺(长四寸七分四厘七丝四忽。)
无射律(长四寸九分九厘四毫三丝六忽。)
南吕律尺(长五寸三分三厘三毫三丝三忽。)
夹钟律尺(长七寸四分九厘七毫五丝四忽。)
蕤宾律尺(长六寸三分二厘九丝八忽。)
太簇律尺(长八寸。)
大吕律尺(长八寸四分八厘。)
黄钟律尺(长九寸。)
林钟律尺(长六寸。)
姑洗律尺(长七寸一分一厘一毫一丝一忽。)
仲吕律尺
按:长六寸六分五厘九毫一丝四忽。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