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详定礼文 其一 告朔谓之月祭 北宋 · 陈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三
玉藻》曰:诸侯皮弁,以听朔太庙」。
《注》:「皮弁下天子也」。
正义》曰:「郑必知告朔朝庙异者」。
按,天子告朔明堂,其朝享祖庙下至考庙
故《祭法》一曰考庙,曰王考庙,皆月祭是也
诸侯告朔太庙,而朝享皇考至考。
故《祭法》云诸侯皇考以下,皆月祭之。
听朔又谓之视朔,文十六年「公四不视朔是也
告朔又谓之告月,文六年闰月「不告月是也
行此礼,天子明堂诸侯太祖,讫,然后于诸庙,谓之朝享,《司尊彝》云「朝享是也
又谓之朝庙,文六年「不告月,犹朝于庙」是也
又谓之月祭,《祭法》云「皆月祭之」是也
论语》「子贡欲去告朔饩羊」注,郑曰:「牲生曰饩。
礼,人君月告朔于庙。
有祭谓之朝享
自文公始不视朔子贡见其礼废,故欲去其羊」。
正义》曰:「礼,每月告朔于庙,有祭谓之朝享者,按《周礼·大史》:『颁告朔于邦国』。
郑玄云:『天子颁朔诸侯诸侯藏之祖庙,至朔朝于庙,告而受行之』。
此云子贡欲去告朔饩羊是用生羊告于庙,谓之告朔
人君以此日听视此朔之政,谓之视朔,文十六年『公四不视朔』、僖五年《传》曰『公既视朔是也
视朔者,听治此月之政,亦谓之听朔,《玉藻云『天听朔南门之外是也
其日又以礼祭于宗庙,谓之朝庙,《周礼》谓之朝享,《司尊彝》云『追享朝享是也
其岁首为之,则谓之朝正,襄二十九年正月『公在楚』《传》曰『释不朝正于庙』是也
告朔视朔听朔朝庙朝正朝享二《礼》各有三名同日而为之也」。
然则朝庙朝正告朔视朔,皆同日之事,所从言异耳,是言听朔朝庙之义也」。
朝享月祭是也
《祭法》云:『王立七庙,曰考庙王考庙、皇考庙、显考庙,皆月祭之。
二祧享尝乃止』。
诸侯五庙,曰考庙王考庙、皇考庙,皆月祭之。
显考庙、祖考庙享尝乃止』。
然则天子告朔明堂朝享五庙
诸侯告朔太庙朝享皇考以下三庙耳。
皆先告朔后朝庙,朝庙小于告朔」。
国语》:日祭日祭,祭于祖考,谓上食也。近汉亦然月祀月祀于曾、高。 《古灵先生文集》卷一九。)
朝庙:原脱「庙」字,据《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卷三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