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赴召修注上殿劄子1069年 北宋 · 陈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闻为人君者在知至道其次得贤其次务修法度
知斯三者,则知所以治天下矣。
至道之要,求之不远在乎养心治性,择乎中庸而已
天之所命之谓性,性之未变之谓中,中者天下大本也。
而有五善,其端也,若甚微而不可明,及其至也,塞乎天地矣。
感物动之谓情,情者天下大欲也,而有邪有正
率善而行之谓正,率不善而行之谓邪。
故正者天之道也,邪者人之伪也。
苟得其正,则彼之所谓情者,喜也,怒也,哀也,乐也,无所处而不为中矣。
即《易》之《乾》曰:「利贞者,性情是也」。
苟失之邪,则吾之所谓善者,仁也,义也,礼也,智也,信也,无所往而不为伪矣。
孟轲所谓「物交物,则引之而已」是也。
尧舜得之天,故曰「性之也」;
禹汤治之人,故曰「身之也」,正矣;
五霸失之伪,故曰「假之也」,邪矣。
王霸之辨,而君子所以慎择者也。
其始也,在于博学以尽其心,尽心以明其善,明善以持其志,持志以养其气,养气以充其体。
诚至高明博厚不息也,然后能定;
至于广大精微不惑也,然后能应。
能定能应,则七情不能伪,而五事无所不至矣。
喜非吾喜也,而未尝不喜
怒非吾怒也,而未尝不怒;
哀乐非吾哀乐也,而未尝哀乐
莫不与天下公共之也。
其为貌也,必正礼无所不庄
为言也,必正辞无所不治
其为视也,必正色无所不辨
其为听也,必正音无所不谋
其为思也,必正道无所不达
故其应务也,举天下之变,不得以困其心;
任人也,举天下之才,不得以罔吾道
治民也,举天下之政,不得以盭吾仁;
行法也,举天下之情,不得以易吾义。
迩之则虚一而静,远之则通乎伦类而知,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无疑百世以俟圣人不惑
斯道也,百王之所相传不易者也。
得之传之臣,臣得之致之君。
大者以为圣,小者以为贤。
并世而其身传,或异世而其言示。
尧之于舜、禹皋陶,则以身传之也,彼则见而知之;
于汤、文王,则以言示之也,彼则闻而知之。
文王之于武王周公太公,则以身传之也,彼则见而知之;
孔子孟轲,则以言而示之也,彼则闻而知之。
伊尹之于太甲也,甘盘之于高宗也,周公之于成王也,尝致之矣,而天下平。
孔子孟轲不得其君而致之也,而天下乱。
行乎百世之上,言乎百世之下,而若合符节
用舍则殊,其所以传之者一也。
为人君者,有其道,则聪明不足以自任也,可以取而取之;
有其位,则权势不足以自私也,可以与而与之。
故其心公焉。
天下广居,揽天下多务,而不敢独为之也,必求天下贤者而任之,相与共济焉。
非不圣也,方其洪水之时,中国犹未乂,尧思天下贤者莫如舜,举而敷治焉。
舜思天下贤者莫如禹,又以命禹洎诸臣,水土既平,益火山泽,禽兽害人者去之。
稷教耕稼民得安居而食。
又惧夫无教而乱也,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而皋陶以刑辅之,而天下以宁。
孔子曰:「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
孟轲曰:「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
其所以为大也,得其小者以失其大者乌足以为尧舜哉!
隋文帝一临朝,或至日昃宿卫之士传餐而食;
唐文宗议政延英,每对宰臣,率漏下十数刻。
二主者,非不用心勤劳,然终无益于治者,由亲细务而闇大体不知其术然也。
皋陶曰:「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隳哉」。
可知矣。
法度者,人情防范也。
为国不修先王法度,是犹输之不以规矩方圆,旷之不以六律五音也。
古者先王建国一事一政,无非法者,将以定民之志,而立民之极。
虽其迹之不必同,然其制作之意,不可一日而忘也。
故其车服宫室皆有度数人徒械用皆有等宜贡赋有节师田学射皆有法,冠昏丧祭皆有礼。
奸声奸色者举废,乱名乱政者举杀,器服不中度者举毁,禽兽不中杀者举禁。
是以国家优裕风俗淳一,而物无疵疠矣。
周衰,礼乐坏,王道陵夷,上无圣贤之君,下无法度之臣,天下荡然纲纪制度
汉兴,有仲舒者,可谓法度之臣矣,而无可致之君。
唐太宗有为之主也,而房、杜之徒,不足以礼乐,此其所以不王也。
伏惟陛下享国以来孜孜庶政二帝三王之事,必欲举而行之。
臣居斯时不以尧舜之道陈于陛下之前则不恭之罪莫大焉
昔者孟轲滕文公,言必称尧舜
文公中才之主也,以此待之
陛下天资圣德聪明智勇若此,臣敢隐默不言哉?
方今天下患者,皆谓黎民未乂,戎狄未恭,政令未明,财用不足
以臣思之,不足为患
所以过虑者,在陛下中庸之未择,性理未充贤才之未多,法度之未立也。
伏望陛下机务之繁,进诚明之学,稽经信道颐养神明,慎选缙绅有道之臣,旁求岩穴笃行之士,日与讲求性命理、道德之源,养而充之,以至神固,斯可以不言而化矣。
然后学校,隆师儒,首自京师,达于州邑
百辟之才以长育之,隆三物之教以统一之,则贤人众多足以任使矣。
求一德以居论道之司,择庶尹付任官之责,间用儒臣以分按察之权,均布循吏以膺守宰之寄,自然百司群吏莫不任职政令自均而黎元安矣。
奉常,以礼学之士修五礼于朝;
大农,以制置之司节百用于国,则浮费自省,而财用有馀矣。
陛下身先恭俭,以训于上;
小大之臣,畏法遵绳,以守于下,民以是化,政以是淳,国富兵强可以制挺以挞戎狄之兵矣。
凡有司之事,一切付之,陛下优游岩廊,以神道设教,此尧舜之举也。
《易》曰:「火在天上大有
君子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陛下不以臣言为迂阔,少赐留意则天幸甚
取进止(《古灵先生文集》卷一五。又见《国朝诸臣奏议》卷二,《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五。)
彼:原无,据库本补。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