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新法熙宁三年 北宋 · 吕诲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九、《宋名臣奏议》卷一一五、《东都事略》卷七八《吕诲传》、《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六七
臣闻忠臣虽在畎亩,不忘于君。
而况备员近缀,名为谏官,虽居谴谪之地,犹分寄委之任,与夫畎亩疏远之人,岂不异哉?
萧望之身虽补外,心在王室,亦微臣区区之志也。
臣自得疾,久而未愈,因有陈奏,请就闲官不俟引年,亦愿还政
不量力忧国,徒一心爱君,进不得用其言,退不得辞其禄,愤懑忧积,诚有所发。
愿因邮入奏,少纾愚忠之万一。
上动宸听死生惟命
臣每闻中外论议道路流传朝政日务更张圣躬鲜闻安静
人情不悦,致此者其必有以
臣闻政者君之所以藏身,本于天也。
天有常道,殽以降命,日月星辰辉光于外,阴阳寒暑生杀以时
不见天之运动声气,而岁功自成,圣人所以藏于形迹法天之常也。
虞舜高拱岩廊无为而民自化,得此之道也。
周文翼翼小心日中不食隆杀之异者,劳佚之殊也。
至于衡石量书劳心或过,岂帝王之事哉?
恭惟陛下性禀生知,才高天纵,识足以几微,明足以幽隐帝王事业古今成败,宜得其要。
劳心焦思,常恐不及,似未臻要道,岂圣功独运,而赞襄之力有所未至耶?
臣闻开基之主,践履艰危下顺人心上当天意,建一事,立一法,传之子孙,期于无穷
思虑之宜,必得其详。
守文之君,享其安佚继志绍述之事,光昭丕承之业,日谨一日,此其务也。
所以成王嗣位文武之道休功盛烈不敢专有其名。
故《周颂》曰:「念我皇祖陟降庭止」。
思念先王之德,奉而行之,上天歆享鬼神祐之。
陛下求治诚切运心太过
论议者不闻显扬先帝盛事争言制度不可用,务变更之。
所更或不可行,则士民无所信,相与是非群情扰扰,莫之安也
陛下乐成之业,而虚为此纷纷诚可惜也。
臣闻治天下者,审所尚而已
上之所好,下必甚焉。
大臣不能遵守法度,以尊崇王室小臣得以智计谋身迎合时务
比来新进之人,朝奏暮召小言一发,遂要大利
歙歙奔竞唯恐其后
皆自谓不同世俗,乃曰贤人举事立异是非相反
谈兵者以起事攘夺为禦戎之策,言利者以牟歛朘削惠民之术,罔上之论,率皆此类。
一有攻其利害随即黜逐,是特峻法,以固新令。
将使士人不敢公议
亏损盛德莫大于此
甚者东南均输,昔张林尝献此术于汉朝,比下尚书通议,皆云非便。
武帝不听穷兵黩武,算及舟车筦榷之禁,从而生焉。
时值亢旱下民皆曰烹桑弘羊天必雨,其怨可知尔。
孝昭即位霍光秉政一切宽弛群心翕然史策书之,千古为是
青苗息钱散行诸路,贷之甚重,取之甚薄,但施与未当公私两损,徒起怨咨万口一同
今又以五等民籍坊郭等第僧道官户,例均役钱
衙前,夺酒坊,以雇庸钱为名,其实笼利以入公府
诏令既下,人心震摇,以其会歛,殆无生意
路监司提举官分行州郡,虽曰商量,盖示必行。
官吏畏威惕息不暇,谁复公言以究其利害
交相疑议,递成纷扰
平时十户之内,一二应役,则七八遂其休息
徭役不得减省,阙空者助其资费,劳则均而未见其逸也。
我朝著令一百馀年,富彊者供其力役,则贫寠者遂其安息
损有馀补不足者,正得术矣。
生民悦戴,仁惠沦于骨髓
一旦更变莫知所措
繇是言之,旧法无弊,新法未安。
主议不究利害,自未知信,欲下民悦从,不亦难乎?
岂特妄作生事其实贾怨天下也。
孟子所谓国君欲利吾国,大夫欲利吾家士庶人欲利吾身,是「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图治,在仁义而已
董仲舒曰:「皇皇仁义,而惟恐不足君子也。
皇皇财利,而惟恐不足小人也。
未有仁而忘其亲者,未有义而不爱其君者」。
小人见利忘义,焉有爱君之心哉?
浅识者虑非及远,锐于改作,以要己利。
古语曰:「利不十不变常,利不百不易业」。
庶人犹戒其轻举,况天下之重乎?
在《易》之《革》卦曰:「已日乃孚」,「利贞悔亡」。
言已日不孚,革不当也,悔吝生乎动,革而当,则其悔乃亡。
又《恒》卦曰:「浚恒凶言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
处其初而浚恒求深,物无馀蕴,害正而无攸利也。
且如总人谷者,莫重于三司
制国用者,必仰于冢宰
今一二大臣制置三司条例小官十数员,参议立法三司主判,唯知奉行宰相不言得失脂韦其间
黄札恬不为意制令每下,人必惊骇
士议于朝,民怨于市,商贾谤于路。
流于四夷得无轻汉之意焉?
比闻除司马光枢密副使,邹何御史里行,皆言条例害公之事固辞,乃罢成命
言职相继左迁,或居家去职阖门待罪
臣寮言之甚众,陛下持之益坚。
古人有云,臣专于君谓之不忠子专于父谓之不孝
又如阴阳之和,不长一类
甘露时雨,不私一物
万人之主,不阿一人
今有专君之臣,如是中外忧愁
陛下开悟,与正人讲图康济之术,不害饥啼待哺执热而俟濯也。
臣切思之,专君有制君之谋,用己必有利己之术。
前世何尝无之安危在所用尔。
臣请以战国时前人事迹明之,以为祸乱之监。
申不害曰:「有天下而不恣雎命之,以天下桎梏者,无他焉,不能督责,而顾以其身劳于天下之民,若尧禹勤俭桎梏其身,可谓大缪」。
韩非曰:「俭节仁义人立于朝,则荒肆之乐辍矣;
说论理之臣开于侧,则流漫之志诎矣;
烈士死节之行显于世,则淫康之虞废矣。
故明王能外此三者,而独操主术以制听从之臣,而修明其法,故身尊而势重也」。
商鞅说秦变法孝公天下议己,曰:「民不可乐成,论至德不和于俗,成大功不谋于众。
圣人可以彊国不法其故;
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孝公惑之,遂变秦法。
李斯曰:「明申韩之术,修商君之法,法修术明而天下乱者,未之闻也。
此谓督责必,督责必则所求得,所求得则国家富,国家富则君乐丰。
督责之术设,则所欲无不得
群臣百姓救过不给,何变之敢图也」?
四人者尚权诈,薄仁义,峻刑罚,重督责
厚歛以毒民,肆威彊国
逢君之恶唯利是视当时亦自谓有功国家
爱君纳忠,随而是者,谄谀畏惧,使庸主信惑,甘心所制,卒至于丧邦
奸谋若是,谓之无才,可乎?
然本以之道立身攘取卿辅
及其得君,反用严酷申韩之法驭世生灵忿怨不免夷戮家国并灭,其愚可知矣。
且如平之世,王莽专事,外示谦恭招延贤士中藏深险窥玩神器
以王寻、王邑腹心甄丰甄邯击断平晏枢机刘歆文章孙建爪牙,并以才能置在显要
色厉而言方,每欲有为,讽其党而言之,终至倾覆
繇惑于偏听不寤机诈事权之重,朋党分挈,尾大不掉,势不得不然也。
有以大奸乘时盗名器而至于窃国者,可胜数哉?
履霜之坚,诚有渐也。
天下大器也,置之安处即安,置诸危处即危。
陛下今当审措置得失奸邪盗弄威福不可不察。
宰相者,上佐天子燮理阴阳,内正百执外威四夷,岂一日可虚其位哉?
陈升之元台,遂亦不补,是奸人有所觊觎
青苗钱规利以来言者相继得罪主议岂不知罪轻而谪重?
乃固其法尔。
弃灰于道,绳以深文,乃商君立法之意。
今复见矣。
向者御史一出淮浙路二狱追扰延累不啻千人,又提举小使数十人分布于外,名曰提举常平仓廪其实廉察之职也。
将恐狱讼由此而长,必使群臣百姓救过不给,则善人解体忠臣结舌人主孤立于上,而天下危矣
借若山泽之利,锥刀之末,笼之得术,取之无遗,宝货委积府库充实陛下不过宫室,广嫔御,事燕游赐予,锐甲兵,轻戎虏适心快志而已,诚为乐也。
尧禹勤俭桎梏其身宜矣。
与其藏于天下,孰为广乎?
天下之民尽利以遗之,未必束手而赴沟壑
一有怨起,啸聚山谷,悔将安及
且民犹水也,载舟覆舟宁可忽耶?
不识陛下信用险诈之言,力沮忠谠之议,虽小过而惮改,将遂非不复,必以为帝王之举无过于此,而不当悛易,则仲虺成汤不曰用人惟己,改过不吝」。
秦穆悔过自誓孔子亦为称美
《易》曰「乾德不可为首」。
不可更有尊刚故也。
臣向忝风宪,尝奉顾问,谓之才者将欲大用,臣但举其艺能之优,未见经济之略也。
朋党之势太盛,条例之权太重以至得罪补外经年以来但闻朝廷议论纷纷,颇合前奏陛下应亦记之。
书》云:「知人之难,其犹病诸」。
翼奉曰:「治道之要,在知人邪正
人诚向正,虽愚为用;
若乃怀邪,智益为害」。
夫人莫不爱己,莫知爱己者,不知自爱也。
今与之图治者,皆未试之人,为谋身希旨过半
天下之怨,尽归圣躬,岂爱己之谓欤?
臣窃以忠臣不避诛戮,故敢直谏
岂独恶生而欲死,异于人哉?
盖遂其死,则足以成己之名;
得其生,则成君纳善之美。
生死两得,断于前矣。
所以区区敢言,不忘于君者,诚也。
尚冀千虑之得,或有回天之幸。
臣伏陛下详览统业之事,洞究几深之理,法天所以成岁之功,为政所以藏身之固,高拱岩廊,广虞舜无为之化,念我皇祖周成在疚之心,号令戒于未孚言动谨乎过举,赏不及无功,罚不加无罪图任老成之人,摈斥浮诡之论,罢制置条例之司,废诸路提举之职,明诏天下,厌慰群情,置器审安危之处,结民忠信之实,薰陶庶汇自然洽和凝神清净岂不休哉!
经云:「富贵不利其身,所以保其社稷」。
盖守谨之至也,惟聪明察焉。
迂阔之言,固不足取,敢冀周爰咨诹,识其当否?
身膏斧钺乃其分矣。
冒犯宸扆,臣无任陨越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