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乞罢韩琦柄任居外藩奏治平二年十二月 北宋 · 吕诲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五五
臣窃以求治之本,必广于聪明
驭臣之威,当严乎法制
聪明不广,则下情无以上通
法制不严,则大臣得以专政
如乾之德,以刚而健;
坤之体,以柔而顺。
反是君臣之义失,强弱势分履霜之凝,良有其渐。
自古强臣滋甚,直以辨之不早故也。
不敢博引强臣之事,辄以汉唐二臣之迹而明之。
霍光孝宣世、李德裕武宗朝,皆得谓之有功也。
然而专有柄权盗用威福,终以威震人主,而不能保身庇族。
《书》曰:「臣无作福作威,害于而家,凶于而国」。
二人是也
刑赏人主操柄,可一日倒持而授之于人乎?
自恃勋劳日益专恣广布朋党隳紊法度
朝廷一官皆曰亲旧,黜一官皆曰怨敌人言若是未必皆然,盖持守不公气势寖甚,众所指目不能逃也。
以至小人乘时迎望风旨趋走门下唯恐其后
天下只知恩雠,而不知陛下威福也。
嘉祐中议立皇嗣,虽先时臣僚上章恳请者众,然亦先帝皇太后属意日久保育宫中,事已素定
至是赞成之,不为无功也。
践祚数月,下有司议濮王典礼,比再下两制,用汉宣、光武二帝故事,欲称皇考
窃原诏旨本非陛下之意,导谀之过也。
永昭陵土未乾,玉几遗音犹在乃心已革,谓天可欺,致两宫嫌猜,贾天下怨怒,谤归于上,人所不忍言者。
辨论半年不决,犹遂非不为改正,得谓之忠乎
当时赞成之意,本要于今日明矣。
陛下亲政之初,当引勋旧左右明圣赞襄密勿殊无进贤之意,唯求附己之人。
陈旭在先朝,始以奸进,终以此退黜力排众议,复登大用
如旭之辈,不可胜数,皆授美官分布要路相与表里,以成朋党
报国之心,孰知其所存也?
方天多事之际,台谏章疏朝报夕罢,壅塞言路,意在专政蒙蔽宸聪下情不得而上通。
皇明何由而远烛?
使忠臣吞声之恨,圣君拒谏之名。
中外不平独清衷未悟尔。
陛下即位以来进秩疏封赏功报德不为不至
略无谦损,益肆刚愎
半岁之内,两次求罢,无疾坚卧,要君宠命
犹曰「自谓孤忠可立岂知直道难行」。
知人进退之分,天理盈虚之理,不应形斯言于章奏也。
借如乾兴中丁谓曹利用幼君母后,曾无今日陛下之厚,犹以横恣不公相继贬逐
臣观之才,未如霍光李德裕丁谓曹利用,其骄恣之色过之
引退之时,莫不陛下其所请,收还相印
不意恩礼益加,强之以事。
仰惟圣眷俯念前功,爱有所忘,久而不厌其如公议何!
臣所虑者,朝廷居安之久,是陛下大有为之时,不宜持循当务更化之用恐未足以救天下安危
方今士论沸腾人心愤郁得不威福之在手,戒履霜积微
柄任,黜居外藩,非止为国之福,亦保族于始终也。
唯祈圣虑,断之弗疑。
以臣言是,望赐必行;
以臣言非,敢逃常宪
区区之恳,罄于是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