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尹师鲁1042年春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蔡忠惠集》卷二四、《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顿首师鲁十二兄:去年春平凉之役,官军失利师鲁时为经略判官兵事始末,宜得其详。
若耿傅者忠死而毁,尤可哀也。
初,朝廷褒傅以谏议大夫,而官其五子于是浮谤兴焉,谓傅迫诸将进军以败,行赏过厚
襄窃以谓,诸将多大官,而进退之令,宜有所从出。
之官微,仅为其部督运粮馈,于势安能制迫诸将哉?
借使与谋,于其死也,不犹临危茍免、保宠自安者乎?
然谈者籍籍,徒以私智称度,无所据依,莫之辟也。
谒告还家造辞参政晁公,方以西事为念,称叹没者之忠节,因言:耿傅始以书劝诸将勿轻进兵,择利而动,诸将之议不一,遂战而没。
襄乃以傅之所以死者明白无疑也。
道中作《耿谏议传》,报书一通,寓于欧阳永叔
比襄归京师,则见者多矣,是非或参焉。
然襄所以云云者,非特弭傅之谤,抑亦忠义唱也。
虽群非无愧,况有是焉者耶?
近闻师鲁著《辨诬》、《悯忠》二文,其《辨诬》一篇为傅发也。
虽未得其书以观,而推迹其名之所谓从可知已。
或曰:「师鲁于耿傅,同事西鄙相得甚厚,不应作文以辨,盖类夫私与者」。
襄对曰:「诚而无私君子之志也;
以嫌为避,硁硁者之为也。
诚而无私也者不以亲疏置于其间惟其而已矣。
以其相得之厚,嫌而避之,反乃私也。
且疏者不知,而知者不言,则死者之志于何而明哉」!
或者遂解。
师鲁居忧河南时,襄为留守从事,始识耿君,其为人材智勇敢,固已推重
若夫道义,则交渐劘之。
今者惟义之恤,而死焉不避,襄以是自疚于知耿君之为未至也。
嗟乎体节殊处,适以招毁
甚哉,世人莫肯树夫善也!
唐安禄山之乱,颜杲卿陷贼,支解中桥至死骂贼不休,而小说者以杲卿前已向贼,既而悔之。
就令杲卿始向而终悔,何为仇贼之坚如此
万万无是。
杲卿忠烈贯于幽明,而垂之无穷,而好事者加诬之,亦何种人也!
古人遭诬,常为之痛愤,况亲识其人而审其故,得不为之动心也?
顷见师鲁为耿君作其先墓铭,其祖盖亦死国者。
今录其传以往,愿增补之
并《辨诬》篇还以为贶,幸甚幸甚
不宣
再拜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