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复说 北宋 · 李觏
 出处:全宋文卷九一三、《直讲李先生文集》卷二九、乾隆《泸溪县志》卷二、《宋元学案补遗》卷三
孔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
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
《易》曰:「不远复,无祗悔,元吉」。
噫!
颜氏之贤,肖夫圣者也。
犹有不善乎?
曰:众人不善不至乎善也;
贤人不善,善而过者也。
孔门高弟,师也过,由也兼人
有姊之丧而弗除;
曾子执亲之丧,水浆不入于口者七日。
皆善而过者也,而未闻其复也。
中庸》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
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复而得中者,颜氏而已乎!
故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人之患,不在乎不及,而在乎过之
不及则下于人,下于人则愤,愤则知进矣;
过之出乎类,出乎类则矜,矜则不知其反矣。
伯夷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焉去之,过于正者也。
叔向三数叔鱼之罪,过于直者也。
于陵仲子不食兄之禄,过于廉者也。
鲁隐公摄位过于让者也。
徐偃王不忍斗其民,过于仁者也。
尾生女子过于信者也。
圣人不然,子见南子不正
昭公知礼不直
将之荆,先之以子夏,申之以冉有,不欲速贫,似不廉
文王既没,见我者其为东周,似不让
少正卯,似不仁
阳货曰「将仕」,似不信
应时迁徙各得其所
所以制乎中,义所以谓之宜也
「可与适道未可与立;
可与立,未可与权」,圣人之情也。
义之不存而苟变焉,然后小人矣。
夔教胄子皋陶九德,曰:直而温,宽而,柔而立
亦复一端也。
天台王好学多能,将有所就焉者也。
之字曰复之,故为作《复说》。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