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周礼太平五十一篇 其十三 国用第六 北宋 · 李觏
 出处:全宋文卷九○一、《直讲李先生文集》卷七
系辞》曰:「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圣人之于农,必制器以利其用也。
《舜典》曰:「包,黎民阻饥,汝后稷播时百谷」。
圣人之于农,必命官以掌其政也。
遂大夫正岁稼器,脩稼政」。
稼器耒耜镃基之属;
稼政孟春之《月令》所云「皆脩封疆审端径术善相丘陵阪险原隰土地所宜五谷所殖,以教道民,必躬亲之」之比也。
器不简,则贫人不能备物
不脩,则愚者或不能得宜
备物,则虽良田将不耕;
得宜,则虽嘉种将不穫。
若是不可不慎也。
至如二耜为耦,一夫不足独举,必通功易事两人相助而后可也
故里宰「以岁时合耦于锄,以治稼穑,趋其耕耨,行其秩叙」。
锄者,里宰治处于此合耦使相佐助
秩叙,相佐助次第也。
又五谷熟时,有风雨之急,是谓力耕、数耘、收穫如寇盗之至者也。
一夫不足为,故遂师「巡其稼穑移用其民,以救其时事」。
使转相助救时急事也。
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如此奈何民不富、国不实也!
赵过能为代田一亩三圳一夫三百圳,而播种于圳中。
苗生叶,稍耨陇草,因隤其土,以附苗根
盛暑,陇尽而根深,能风与旱。
耕耘下种田器皆有便巧
耦犁二牛三人
一岁之收,常缦田一斛以上,善者倍之。
民或苦少牛,奏故平都令光以为丞,教民相与庸挽犁,以故田多垦辟用力少而得谷多。
近古之事,效验甚明,而历代以为意,何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