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礼论七篇 其六 礼论第六 北宋 · 李觏
 出处:全宋文卷八九七、《直讲李先生文集》卷二
或曰:「《乐记》曰『圣人作乐应天制礼配地礼乐明备,天地官矣』。
又以天地卑高动静方物,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以为礼者,天地之别也。
地气上齐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雷霆风雨四时日月百化之兴,以为乐者,天地和也
由此观之,则礼乐比隆竞大,盖已著矣。
吾子统之于礼,益有疑焉」。
曰:「彼以礼为辩异,乐为统同,推其象类,以极于天地之间,非能本礼乐所出者也。
也者岂止于辩异而已哉?
也者岂止统同而已哉?
是皆见其一而忘其二者也」。
曰:「古之言礼乐者,必穷乎天地阴阳,今吾子之论,何其小也」?
曰:「天地阴阳者,礼乐之象也;
人事者,礼乐之实也。
言其象,止于尊大其教;
其实足以轨范于人。
前世言教道者众矣,例多阔大,其意汪洋,其文以旧说为陈熟,以虚辞微妙出入混沌上下鬼神,使学者观之,耳目惊眩不知其所取,是亦教人者之罪也」。
或问:「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辞让之心,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既言人皆有仁义之性,而吾子之论独谓圣人有之,何如」?
曰:「孟子以为人之性皆善,故有是言耳。
古之言性者四:孟子谓之皆善,荀卿谓之皆恶,扬雄谓之善恶混,韩退之谓性之品三:上焉者善也,中焉者善恶混也,下焉者而已矣。
今观退之之辩,诚为得也孟子岂能专之」?
曰:「性之说既尽之矣,然其以礼与仁、义、智并列何如」?
曰:「是皆据世俗而言,不及为之统率耳。
辞让者,义之一节也。
淳于髡问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也。
嫂溺则援之以手乎?
孟子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
男女授受不亲,礼也;
嫂溺援之以手,权也。
夫权,智之动,义之会也。
详孟氏此言,则义而智者不在先王之礼欤」?
曰:「孟子所闻为礼,以己意为权,而不谓先王之礼,固有其权也。
自今言之,则必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也。
嫂溺援之以手,亦礼也。
丧服四制》曰:『父在为母齐衰期者,见无二尊也』。
百官备,百物具,不言而事行者,扶而起;
而后行者,杖而起。
身自执事而后行者面垢而已
秃者不髽,伛者不袒,跛者不踊老病不止酒肉
凡此八者,以权制者也』。
若是,则先王之礼岂无权乎?
然其上文则曰,恩者,仁也;
理者,义也;
节者,礼也;
权者,智也。
于此则是之者惑矣!
其所谓恩者,为父斩衰三年也;
所谓理者,为君亦斩衰三年也。
若兹二服与父在为母齐衰扶杖面垢、不髽、不袒、不踊,不止酒肉之事,非礼何以著之?
自今言之,则必总四制以为礼,而分仁、义、智于其间可也」。
或人变色而作曰:「善哉
吾子之论乐、刑、政仁、义、智、信咸统于礼也。
其始得之于心欤?
抑尝闻圣人之言及此者欤」?
曰:「予闻诸圣人矣。
礼运》记孔子之言曰:禹、汤、文、武、成王周公,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
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下文曰:『礼者,君之大柄也。
所以别嫌明微,傧鬼神,考制度,别仁义所以治政安君也』。
周公六官之典,曰治典,曰教典,曰礼典,曰政典,曰刑典,曰事典,而并谓之《周礼》。
今之《礼记》,其创意命篇,有不为威仪制度者,《中庸》、《缁衣》、《儒行》、《大学》之类是也
及其成书,总而谓之《礼记》。
是其本传之者,亦知礼矣
不独二书而已也。
韩宣子适鲁,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
当时亦谓《易象》、《春秋》为礼经也。
故知礼者,生民大也
乐得之而以成,政得之而以行,刑得之而以清,仁得之不废,义得之不诬,智得之不惑,信得之不渝
圣人所以作,贤者所以述,天子所以天下诸侯所以治其国,卿大夫士之所以守其位,庶人所以保其生,无一物不以礼也。
天地,亘万世不可须臾而去也」。
或曰:「《曲礼》谓『礼不下庶人』,而吾子及之,何哉」?
曰:「予所言者,道也。
道者,无不备无不至也。
彼所言者货财而已耳,谓人贫富不均不可一以齐之焉。
然而王制》曰:『庶人县封,葬不为雨止不封不树,丧不贰事』。
此亦庶人丧礼也。
庶人春荐夏荐秋荐冬荐
以卵,以鱼,以豚,以雁,此亦庶人祭礼也。
庶人丧祭皆有其礼,而谓『礼不下庶人』者,抑述《典礼》者之妄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