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聂学士1036年 北宋 · 李觏
 出处:全宋文卷八九三、《直讲李先生文集》卷二七
省判记注学士执事:伏以哲人既没,礼乐失其师,而奇邪战之,雅正大溃,遗音旧器,残破略尽,典经所志,什不存一。
儒其服者,莫肯暂寄目于其间,将何以格天神,召和气?
阴阳之错行,风俗之不脩,职此故也。
吾王以一统之大,再造圣法,与民惟新,爰募儒林,俾言大乐。
诏下之日,有识慰抃。
然古道废久,能者谁何?
执事才兼万人,心照亿载,声音之道,蚤所详明,因与一二君子专制其事。
历时未几,改作大备,谅已韵《茎》、《英》之哑,起《韶》、《夏》之僵。
后夔足蹈于幽墟,师旷耳倾于鬼部。
朝之鸿硕,畴敢措辞。
江南贱夫,行年二十八矣,唯学古喜事,其志焰然。
窃闻朝家兴复治世之作,第恨其身不获齿廷臣之末,得以升太庙,侍圆丘,听八音之发,不徒破堙郁,洗邪辟,抑以观先圣王所以应天感人,其法度何如也。
所怀未果,嗟愤何极!
虽然,姑愿一拜先生之容,侧聆至言,以辨大方,因以卜己道之臧否,幸亦多矣。
昨始至都下,盖曾候问仆人,然卒未克吐其区区。
今兹是用有言于左右,执事其亦少留意乎?
尝以明堂者,古帝王之大事也,而去圣久远,规模莫见。
《周礼·考工记》、《大戴礼·盛德篇》、《礼记·月令》室个之说,参差不齐;
繇汉迄唐,老师大儒,各执一经,相为矛盾。
有国者不知所以裁定,遂使布政之宫,缺而不立。
虽有作者,皆取临时处置,非复先王之法象。
谓《周礼》、《大戴礼》、《礼记》,皆圣人贤人之所作述,不宜辄有乖异。
反复思念,则三家所指,制度果同,但立言质略,意义弗显,训传之士,泥文太过,遂成派分。
故尝挟而正之,浃而通之,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意。
三家之说,坦然大同,堂室之度,靡所回惑,的的然如见成王周公享帝视朔,朝诸侯于其上。
因作《明堂定制图》一道并序,约五千言
执事博古知变,不牵于世俗之论,则不能以别此书。
然恐计府少暇,重以烦暑,未逮熟观之,谨先以所著《潜书》十五篇,《野记》二篇,《礼论》七篇,尘秽几上,试加一览,可粗见其存心。
茍不以菲薄而弃之,时因休沐,曲赐甄问,则当奉法宫之议,铺陈于席次,然后足以尽其才。
谓其善,则荐之可也,誉之可也;
其未至者,则教而成之,固儒师之职耳。
羁旅贫困,无纸墨佣写之资,止于具草本而已,伏惟仁贤略其常礼而鉴其苦心,幸甚幸甚!
不宣。
恐惧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