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元氏新建县学记皇祐二年二月 北宋 · 曾宏
 出处:全宋文卷八九一
人之生性固有异,贤者明,愚者闇。
明而不思,行或迷其适;
闇者无相,则伥然罔所不至矣。
学,其相闇之本欤。
三王四代莫不于是,以抵隆治
是时,家犹有门侧之堂,况诸大者乎!
其于民,爱而教之,可谓至矣。
而下或缺或微。
当夫僭暴相陵干戈纵横,则睨庠序,如馁者之睹镃錤谓为无益之具。
吁,可痛也已
我朝以文致太平国有学以养士
庆历初天下晏然台阁当世豪杰
上访下议,欲使民尽登道艺之域。
于是益建大学东都,复诏郡县,皆自立学。
限日隶业然后应试有司
州将邑长人人教育为己职。
兴创未备,会朝廷虑士或迫于耕养,则不奉诏,遂罢限日之式。
当治者不原其意,以谓前制变弛,一切不复问,故有未堂而止,半功而辍,已成而废者。
噫!
士大夫有意于民,其当以号令缓急教化哉!
元氏真定,介倚山险民庶而事丛,河朔邑亡七八与比者
庆历五年春枢密副使河北宣抚使富公,荐田侯为□令。
二年,迁著作佐郎,例当趋阙
中丞郭公时作镇牧,惜其去,请之,诏许复任
处邑凡五年,侯举进士得第
识敏而才博,明民敝,精法意胥徒贪黠者,敛巧慑气
而奉指顾民,有以讼至,必委曲尽其辨,辞穷然后寘诸罚。
故在重辟,亦自悔咎而无怨。
久之威惠浃洽境内大治
因间顾谓僚友曰:「愚不才逃责于斯已数岁,幸而嚚讼简息者,鄙心勤察,而粗谨法令耳。
务齐于速者必以政,欲治之远者莫如教。
邑有孔子,虽像貌仅存,而隘且漏,不广以葺,则教将安兴
我将之而为之学焉。
会诏诸佛庙,有不由王命而置者,皆毁之。
邑所废,得材甚夥,因以足用
又侯尝涖事它郡,前邑佐民籍,益乡皂,过越旧贯,众所不欲,侯还,悉舍之。
及是闻侯将营学,皆请效力为谢。
物不调敛,功不董饬,半月告成
堂、室、门、爨毕具,而器亦备焉。
至圣南面衮冕与王者等
自颜而下,列四科十人,以公服侍其侧。
侯帅邑之官与士,斋戒冠衣,行释菜礼。
登降兢肃,拜俯庭下,如见君对父。
居民观之,乃知吾夫子道尊往往诏孙若子弟舍利执卷入学从师授。
长者诲,幼者听,日渐月渍,寖以彬郁
议者谓,非独孝睦廉让风行,抑将有伟材巨器其间
己丑七月,侯迹厥事于书,遣介持中山,告旅人曾宏曰:「请子为我文,以志岁月于石」。
宏览书而叹曰:失火之家,先汲缶而后陂池非好小而恶大,理势然也。
田侯为邑,始以政法治敝,终以礼义申化,真得先后之宜矣。
夫士之得仕不患在小,患丧本以□俗。
每观今世假道方册拖绅朝廷,出则据千里之广,不能一善凿民耳目,而反惑祸福之说,左右老、佛,以掊削于下,心尝壹郁惜惋,恨未果折其妄。
今闻侯能于数十里地,顺承天子令,取瞽夫聩妇媚佛之材以崇学,而张明圣师之道,使邑人有所瞻闻,而变为善无算
辱命,故遂以书而不敢让。
时皇祐二年二月十五日记。
文林郎、守县尉韩□,文林郎、守主簿李顺之三班奉职监酒颜庶几左班殿直天威军兵马监押、权巡检化成承奉郎、守秘书省著作佐郎、知真定府元氏县田照邻建。
按:《常山贞石志》卷一二。又见乾隆正定府志》卷四五,民国元氏县志》卷一六,国家图书馆拓片·章专六七。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