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论西事状康定元年 北宋 · 苏舜钦
 出处:全宋文卷八七四、《苏学士文集》卷一一、《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二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窃见自西寇逆节,天下言兵者不可胜计,大抵不过训练兵卒、积聚刍粟而已。
其言泛杂,无所操总,又陈烂使人耳厌其闻而笑忽之。
况清衷近辅,自有上算,故不当复有所献也。
然臣早居长安,备见西边事体,其要在乎得人,得人则练兵积粟之多,不烦帷幄之议而自集也。
惟攻守之策,必须中授。
何者?
此事至大,不可轻举。
近闻朝廷将议深讨,覆其巢穴,此盖愤其凶悖,勇而不知思也。
孰不知羌氐之俗,居不常处,兽聚鸟散,本无聚积,若垂军绝漠,则跨历险涂,被甲裹粮,操执兵械,外疲而内惧,一日之行有三日之劳,曾未见敌,先已自病,隘而遇伏,则将不支矣。
赵充国之论兵,详矣。
故中国利守,夷狄利战,从古然也。
《传》曰:「天子守在四夷」。
又曰:「荒服者王,不王则脩德」。
《诗》云:「薄伐猃狁,至于太原」。
薄伐,亦谓逐出之而已。
来则逐之,去而勿追,禦戎之善策也。
国朝五路兴师,亦遇败衄,前日刘平不能持重俟隙,务于速战,身罹禽获,伤剥国威,是知讨之不如守之之利也明矣。
近者,朝廷拜置夏竦、韩琦、范仲淹等,此皆平定外夷,人所属望者。
贼昊奸谲,故必疑畏疑畏则将以事验之,以臣窃料,今秋必放兵犯塞,以观我师之方略
当是之时,尤须慎重。
若能坚壁清野,勿与之敌,设伏用奇于险塞之地,待其师老粮尽而反覆击之,不劳深讨而可成功也。
方今之势,不患其来战,患守之之道未至耳。
议其功者,恐锐而寡谋,败陛下军事也。
愚者之说,万或一效,以尝预西事,不敢塞默,伏惟圣虑裁察之。
不胜恳恳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