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致仕第五熙宁三年十月 北宋 · 范镇
 出处:全宋文卷八六八、《国朝诸臣奏议》卷七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六、《东都事略》卷七七、《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卷四一、《宋史》卷三三七《范镇传》、《历代名臣奏议》卷三六、《右编》卷一六、《宋代蜀文辑存》卷七
臣请致仕四上章,历日弥旬,未闻报可
缘臣所怀,有可去者二,不敢不陈。
臣言青苗不见听,一可去;
苏轼孔文仲不见用,二可去。
负二可去,重之以多病早衰,其可以已乎
今有人言献忠与献佞孰是,必曰献忠是;
纳谏拒谏孰是,必曰纳谏是。
苏轼孔文仲可谓献忠矣,陛下拒而不纳,必有献佞以误陛下者,不可不察也。
李定持服,遂不认母。
坏人伦、逆天理者,而欲以御史御史台为之罢陈荐舍人院为之罢宋敏求、罢李大临、罢苏颂谏院胡宗愈
王韶上书肆意欺罔,以兴造边事,败则置而不问,反为之罪帅臣李师中
御史一言苏轼,则下七路捃摭其过,孔文仲则遣之归任。
以此二人况彼二人,以彼事理观此事理,孰是孰非,孰得孰失,陛下聪明之主,其可以圣鉴乎?
惟审思而熟计之。
朝廷所恃赏罚,而赏罚如此,如天下何?
宗庙社稷何?
至于青苗,则曰有效矣。
所谓见效者,岂非岁得缗钱数十百万乎?
数十百万者非出于天,非出于地,非出于建议者之家,一出于民。
民出之而不已,则数岁之后,将如之何
民犹鱼也,财犹水也,水深则鱼活,财裕则民有生意
养民而尽其财,譬犹养鱼而欲竭其水也。
之官但能多散青苗,急其期会者,则有自知县擢为转运判官,擢为提点刑狱
急进侥倖之人,岂复顾陛下百姓乎,但知趋赏尔。
臣恐陛下百姓相濡于涸辙中矣。
陛下纳谏之资,大臣拒谏之计;
陛下爱民之性,大臣残民之术。
臣职献替此时而无一言,则负陛下多矣。
知言入,必触大臣怒,则罪在不测
虽然,臣尝以忠事仁皇帝仁皇帝不赐之死,才听解言职而已
英皇帝,英皇不加之罪,才令补畿郡而已
不以所事二帝之心而事陛下,是臣自弃于世也。
为此章,欲上而中止数矣既而自谓曰:今而后归伏田闾,虽有忠言嘉谋不复得闻朝廷矣。
所以上之,决然不疑
陛下裁赦,乞早赐除臣一致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