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客省使眉州防禦使遂州观察使张公墓志铭(并序 嘉祐八年十月1061年 北宋 · 韩琦
 出处:全宋文卷八五七、《安阳集》卷四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故赠遂州观察使张公亢之将葬也,诸孤具公之官次与平生施为,泣来告曰:「公曩帅西边,我先子实备将佐,其忘身捍寇,勤苦百为,固不待疏列而公知之详矣。
昔种侯世衡事范文正公宣力环延,及其亡也,文正为文以志其墓,盖悉其故吏之劳,书之所以为劝也。
先子之事,其著如此,公忍遗而不书哉」?
予哀其诚,而义不可以辞,故为之叙曰:公字公寿其先濮州临濮人
曾祖裕,恬晦不仕
祖居实,鄂州嘉鱼
父馀庆,太子右赞善大夫,赠吏部尚书
嘉鱼葬于宋,故今为宋人
公少磊落大志博学能文之外,喜读诸家兵法,常慕古大夫奇功伟节以震暴于当世不为拘儒龊龊之行。
始冠,中天禧三年甲科任广安军判官
满岁,再调应天府推官
南都地素卑,民苦水患,公为治白沙石梁之渠,壅者悉通,而田以岁穫。
本道转运使上其状,就改大理寺丞、知南京留守判官事。
府尹晏元献公方严,少许可,独知公,府事无钜细皆以属之,而无不集者。
殿中丞
李文定公辟,签书西京留守判官事。
籍田恩迁太常博士,改屯田员外郎,徙通判环州
未行,改镇戎军
公素胆略,既得贰边政,于兵事益以究习
揣知元昊性凶残,喜诛杀,势不可制,上书请先为之备。
又言西北二垂攻守之策,其言深切较著
前后数十上,于是天子知公将帅之材,数欲用之。
丁母忧去职
未几契丹聚兵幽、涿北边摇动,乃擢公为如京使、知安肃军事。
诏趣之任,公不得已而起,召对便坐
公奏曰:「契丹先帝大恩,岁享金缯之赐甚厚。
今其主孱而岁歉,反疑为中国所窥,故为此耳,不足虑也。
万一背约,臣请擐甲诸军先」。
上壮而遣之。
公至,则务广恩信,前为防之过者,尽以撤去,而虏卒无他
庄宅使、知瀛州事。
宝元初,元昊果反,上记公言,亟改右骐骥使泾原路兵马钤辖兼知渭州事。
泾原当寇之冲,而地殊坦平,在四路中其责尤重。
守备严密军政修举,贼度不可犯,乃会兵鄜延
大将刘平、石元孙轻薄其锋,俱为贼所擒,关内大震
乃以公领忠州刺史,充鄜延路钤辖兼知鄜州事。
未几,改西上閤门使充本路都钤辖,驻于延州
范文正公帅延,以国士待公,凡深谋大议,公必预焉。
庆历元年秋,贼入麟、府,陷丰州,破麟、府之间诸堡寨,围府州
事闻,乃命公为并、代都钤辖,专管勾麟、府军马公事
攻城旬日不能下,引大兵出境,而留军屯府北之琉璃堡,时纵游骑四抄,二州闭垒不敢出,人情大恐。
公自受命昼夜驰至府城下,城中不敢启关
公出所受敕示之,而呼曰:「我新张军马也」!
众心始安,乃启关
公入,即大启诸所塞门,纵民出入
禁旅数千人,皆奔北之馀,股栗斗志
公乃募执役下军之敢战者,得数百人,使击贼,至暮,争持贼首以献。
躬自犒奖,取锦袍以衣之,大誇于城中
连数日皆获贼,如前赏
于是禁旅悉惭而奋曰:「我辈岂不如彼下军者?
愿出效死」。
公度其可使,即命琉璃之贼。
众驰至贼堡,大破之,斩首二百馀级,馀皆奔去,获牛马橐驼千数,公尽以赏所获者,军始复振
然自府饷麟,非兵卫敢进
二年正月,麟之郊赏至,上遣中使督公护送,贼果出钞夺,不能得,乃聚兵数万邀归路
公回柏子寨遇之,时众不满三千。
激之曰:「汝辈皆陷死地,能前斗则生,不然尽死」。
于是士皆感动争奋
会天大风公乘顺风击贼,贼遂大乱斩首六百馀级,贼相蹂践,赴崖谷死者胜计
军益大振,乃修复二州之间贼所破堡寨
宁远寨者,据麟、府之中,最号险要,逮兴役,贼出兵争之。
公命虎翼军万胜军旗为阵以挑贼。
素知万胜新军罢软者,果轻犯之,而虎翼军万弩齐发短兵继前。
公又遣骁将出贼后以夹攻之,贼遂奔溃斩首二千馀级,贼自此不敢复出
盖不踰月,而五寨立,二州始通。
公复奏曰:「今五寨所通,麟、府往来一径耳,旁皆空旷无所阻防
若更增并边诸栅以相维卫,则蕃汉之户可归,而河外安矣」!
议未下,而契丹渝盟河朔大警
朝廷王德用为定帅,杨崇勋为镇帅,而以公领果州团练使,为瀛帅。
王、杨皆位兼将相而公才望参其任,时论伟之
居数月,契丹再议通好
元昊入泾原大将葛怀敏禦战死之,关内大震
改公四方馆使泾原路经略安抚招讨等使、本路都总管兼知渭州事。
酉时受诏,戌时上道
及至,渭贼去数日,四野一空疮痍满城,编户属羌皆逃散失业
尽虑经制,殆忘寝食,曾未数月,境内以完。
逮郑公戬来帅四路,与公处事相合朝廷知其不能容,乃迁引进使,徙并、代副都总管经略招讨副使,而御史梁坚复摭公细过论之于朝。
起狱邠州穷治数月,不能得公大过,犹夺引进使、充本路钤辖
无何夏人契丹有隙大战黄河外。
范文正公参知政事被诏宣抚河东备之复还引进使,为并、代路副都总管、知代州,兼河东沿边安抚事。
范公至河外,亲按形势利害以为增广堡寨,则河外终不安。
乃奏用公前议,仍以公总其事,诏可之。
经略使明公镐以谋不出帅府,极奏言不可,又屡以文移沮止之,公执不听兴作如初
不踰时而诸寨成,乃自劾经略使节制
上知其利,置而不问,凡建寨十四。
于是蕃汉归者数千户岁减戍兵万人省转输万万计,虏不敢窥边,而河外无虞
久之复徙高阳关路副都总管兼知瀛州事。
城小民众,边有警则自外至者无所容。
公奏广东南关,与大城接,民大喜争出赀以助费。
夏文庄公留守北都,兼河北路安抚使,以公尝在西不附己,因奏曰:「今与虏和而广城不可」。
复命公止其役。
公曰:「当俟报,不可止」。
城几就,诏领眉州防禦使,复帅泾原,而瀛城后人卒成之,众论为便。
时渭军郊恩赐帛,库中所有物良而估直贱,三司所给物下而估直高,公乃命增损其直,而使两均之以便请者。
转运使奏公擅减三司赏给之价,公时在枢密院,公遂坐此,夺所领防禦使,降知磁州事。
御史宋禧不知其详,又疏公向以库银假牙市易得利而归己,今责尚轻。
于是又夺公引进使,为右领军卫大将军、知寿州事。
其后三司所给诸路军赐,率得更其估。
陕西转运使又奏公向假库银利悉以资牙校,而非公自取也。
公既无名被贬,不出一言以自辨,但以徙内地不当享俸,愿复台省旧官,退治僻郡
乃改将作监、知和州事。
坐所举官累,徙知筠州事。
始赴,上召还,复为引进使,领果州团练使
入朝,复眉州防禦使、充真定府路副都总管明堂恩迁客省使
初,公督役河外暴露原野,为大寒所中,得足疾,久之愈。
至是复作求解兵任,改知卫州事,徙知怀州事。
出视河防,与邻州守相遇于境上,监司以为言,徙钤辖曹州
河阳兵马总管,公辞以疾,愿还朝籍,授秘书监
未几,复为客省使、充徐州总管,领防禦如故
嘉祐六年六月二十九日,以疾卒,时年六十三。
御史中丞王公畴上言:「张某有再造麟、府之功,不加褒恤无以天下」。
上亦恻然思其劳,故优赠以官,非常典也。
公气魁杰襟怀扩然,无贵贱一以诚接之,御军虽严明,而人悦其平恕,故每临敌,士皆愿奋而投死未尝少挫。
泾原属羌感公恩信,凡易地,必遮道匍匐号泣请留公,移日不能去。
麟、府蕃汉之民几万户,得骨肉相保生业完复公之德最深,闻公之丧,皆拊膺恸哭曰:「亡吾父矣」!
往往绘公像祠之,而至今不敢斥其姓,惟呼之曰「閤使」。
重义轻财,出于天性,赴人之急,爱惜
边赏军士牛酒必丰,公帑不充,则倾家橐以济之。
内外亲族,贫无以资者,必分俸周给,故忌嫉之人,缘公好施,多组织疑似挤陷,而屡遭谪官
然公乃怡然未尝戚戚于怀也。
呜呼
公文武之材,可谓著矣!
二垂有警,西之急则自北而西,北之急则自西而北,当仓卒之际,未尝不首选任
公以忠义自许不顾险艰,卒能成卓然之功。
向之处公麾下,如狄青、王信辈,皆积小劳而膺大任者,不可胜数
而公蹇而不偶徘徊横班者几二十年。
及其病也,则又弹射迁逐曾不得有少安之地,悲夫
然仕患有声无实,果有其实也,虽见抑于生前,必蒙荣于身后,兹公所以膺显赠,信前烈,传诸信史,为不可泯之光耀识者之辨,孰得孰失?
公初娶尚氏,封寿阳县君
再娶侍其氏,封乐安县君
子男九人:杰,西头供奉官
樵,信州军事推官
黯,右侍禁
焄,左侍禁
炋,右侍禁
煦,徐州滕县主簿
烈,左班殿直
傥,试秘书省校书郎
默,早夭
杰、樵、烈皆先公而亡。
四人:长适殿中丞赵约之,次适著作佐郎高士纶,次适太原府阳曲县主簿荣咨道,次在室
八年十月十八日,其侄三司户部副使焘与公之诸孤,举公与夫人尚氏之丧,葬于宋城县长乐乡之清沟里。
其铭曰:
惟人之禀,固罕兼备
志于大者,或遗其细。
故昔任人,必随以器。
小不之疵,众长参治
骐骥在绊,责以千里,欲驰而蹶,咎则谁致。
称善御者,夫岂如是
噫犹公兮,用终不既。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