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礼乐 其一 学校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〇
臣闻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夫其造育俊选,以成官材,是立政之基也;
上贤崇德,正君师父兄之尊,是设教之本也;
合射习乡,修揖让弦歌之节,是礼乐所成也;
养老合语,享孤念功,是仁义所起也;
出师受成执讯反告,是庙堂之严也;
选习材能,以助祭事,是宗祊之重也。
三王四代盛德之世,上自天子,外及诸侯其所化民成俗之道,未有不以学为先也。
周官》曰:州长春秋以礼会民,而射于州序」;
党正「以礼属民,而饮酒于序,以正齿位」。
文王世子》复载诸侯群吏养老之事,此则州乡列国庠序之礼,咸与太学同制矣。
周衰,天下大乱干戈日用,而列国之学犹存,故《子衿》刺其不修,《左氏》美其不毁也。
汉文翁首建黉舍蜀郡仲舒次发太学京师,而公卿大臣名儒隐德,咸有门徒弟横经传道书名录牒数千人
至于东都学士寖盛
故在两汉,其政事本于经术,其议论依于王制,朝有名教之劝,士笃去就之行。
桓、灵失御奸乱滔天王纲解绝,民劳板荡,而赖正人持教,义士奋拯,支坏持颠,更延馀历,虽腥德已塞于上,而清议不败于下,岂非教学之功,渍染深厚所致欤!
江左晋氏,范宁庠序豫章庾亮起讲舍于鄂渚,然倡而不和,绝而不续,寻复废圮,诸生解散
以是观时风政,其可知也。
惟我治朝,据宸立极丕冒出日同文一轨
鸟言鴂舌,知诵简册之言;
髽首卉裳,咸袭端甫之服。
奎壁有烂河洛发祥文物炳然硕儒挺出,故学校落俶乎濉涣,续兴乎郏鄏,摹规大于齐、魏,弦诵闻乎江、浙
乐善之吏,经营其阙;
民悦献力,不令景从
庠序之制,班班然且遍乎郡国矣。
自非朝廷道德风示四方,以礼义熏袭齐民,又安得不言而化,如草偃风,若是之速乎!
然臣闻一鬨之市,必立之平;
一卷之书,必立之师。
周典「以本俗六,安万民」,其一曰「联师儒」。
《记》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知重学」。
今学宫盛立,而师位尚虚,诸生抱经,侐然无主
时敏厥修,虽得乐群之所;
必有正业,曷取函丈之间?
且夫百工众伎,必有师匠
缁黄所聚,辄立师长
况夫学者为国造士使民兴仁,所传者累圣格言,所习者先王正道师教不立,学乃虚器
三代而下治道淳优,儒雅尊博,莫如二汉
自文武之世,屡下诏书,勤命郡国,劝使立学,而终不能兴。
自馀历世小雅荡然,故弗论矣。
今天下承文明之化,庠序修立,乃盛于两汉
朝廷遂成善意,乐以成之,顾同不急之务视之弗笃,岂国家尊道育材之意哉!
间者近甸数郡之学,虽为除乎讲官旋复縻以吏职,揽簿领不暇何图籍之能精!
国家奄有万邦吏员至众,山泽津途百家之聚,锥刀可敛,必遣王官
惟是胶庠王道所在,顾一士廪禄,废美政本原,岂朝廷教化贱货利之意欤!
臣愚以为宜委清望近臣上从朝列下逮选曹,举经术笃行之士。
立学州郡,悉为选官,依其资任,优其稍禄。
张官布职,散剧系时,略之则轻,属之则重;
贵之则人必同趋,简之则众斯共薄。
事无大小,柄其事则权归;
任无高卑,委其任则效立。
臣愚以为欲使师礼严重道训尊立,在乎使之专治学政主领学徒,勤良者旌而异之,悖惰者而黜之。
宾兴之时,必参以学官之论。
其尝简黜者,弗在烝髦之选;
其尝旌异者,必预充庭之贡。
而命外台察诸学之官,其尤通博讲议励精教育,能得学士远方至者,上之,特赐奖谕或有赐焉。
太学员缺,即以充选
制使才名之士不历学官者,不得入乎馆阁
馆阁者,必先历乎学官
近制先倅郡,而后得补宪台三院也。
如此,则清流美士在乎学矣。
自然师道尊而教立,士业成而行修礼义达乎闾巷德化渐乎州里,国获良才之用,民得善吏之庇,三纲以正,五教用成弦诵闻乎四方道德行于天下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