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杭州石壁山保胜寺故绍大德塔表皇祐五年三月 北宋 · 释契嵩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一、《镡津文集》卷一五
石壁寺杭越三十里,走龙山而西,窅然幽谷,有溪流岩石之美。
虽其气象清淑,而世未始知之。
自绍大德与其兄行靖法师居之,而其名方播,亦地以人而著也。
大德讳行绍,钱唐人也,本姓沈氏
初,其母梦得异僧舍利吞之,因而有娠
及生,其性淳美不类孺子不喜肉食,嗜闻佛事
方十二岁,趋智觉禅师延寿,求为其徒,父母从之。
及得戒,通练律部。
是时韶国师居天台山,其道大振大德摄衣从之。
国师见且器之,即使往学三观法于螺溪羲寂法师,因与其兄行靖皆事寂法师讲求大义
未几,而所学已就
还杭,即葺其旧寺,寻亦让其寺与靖法师,以会讲众
靖法师大德皆师智觉出家,而大德为法兄,靖师为俗兄。
靖法师素德自发,先此六十年,虽吴中宿学名僧皆推其高人当时故为学者所归
靖法师迁讲他寺,而大德复往居石壁
前后五十年,守其山林之操,未始茍游于乡墅闾里
处身修洁识者称其清约
一旦示感轻疾,至其三日之夕,嘱累其徒,与众会茶授器已,即坐尽。
至是,其寿已八十岁,僧腊六十八岁。
垂二十年,余始来石壁,会其弟子简长,因闻其风。
介洁,能守其先范。
与其同学之弟简微固以大德塔志见托
吾尝谓之曰:教所谓人生难遇者数端,而善知识尤难。
世书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常者斯可矣」。
贤善诚难其会也。
若师出家寿公学法寂公见知国师韶公。
韶公不测人也,奇节异德,道行蔼然
寿二公吾徒之有道者也,天下岂可多得
若师皆遇而亲炙之。
假全得一,见之已甚善也,况因人得法邪?
若此,师之美多矣。
兄弟于靖师,同其务学亲道,栖养于山林,又平生之美可书也。
其塔在寺之西圃,故笔而表之。
是岁,皇祐癸巳三月之十一日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