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灵隐慈大师塔铭 北宋 · 释契嵩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一、《镡津文集》卷一五、《武林灵隐寺志》卷六下、《增修云林寺志》卷五
师法讳幼旻,信阳玉山人也,本姓叶氏
童时即有出俗之志,告父母得命,遂入其邑之兴教兰若,师僧省覃出家
既纳戒,乃访道四方
虎林,见惠明禅师颓然道器,即服膺,执弟子礼,尽学其法。
法务无难易者备尝之矣。
久之惠明命师监其寺事。
未几,会其寺大火荡尽方根其所失,其同事者危之,皆忧乃祸。
师谓之曰:「我总寺事,罪尽在我,吾独当之,尔曹不必惧也」。
吏果不入寺问师弟,坐其爨者耳。
此岂古所谓临难无茍免者耶!
其后惠明告终,毕其丧,师即帅众白本府,请大长老惠照聪公镇其寺,以继惠明所统,仍以监寺辅之。
戮力相与复其寺,不十年葺屋嶷然千馀间,益伟于旧。
庆历中朝廷用其荐而锡之章服其后赐号普慈
惠照谢世,师方大疾,亦力病治其丧事
始,惠照垂终,遗书举师自代,官疑其事,不与,以灵隐更命僧主之。
师事其僧愈恭,无毫发鄙吝见于声彩,而人益德之。
当此知府龙图季公知之,乃以上天竺精舍,命师以长老居之。
观文孙公初以资政大学士涖杭,特迁之主灵隐
始其演法之日,孙公大师衣冠贵游不翅百人预会𤑔香,听其所说,而道俗老少贵贱摩肩而趋来者万计
是日人声马迹溢满山谷法席之盛,其如此者鲜矣!
天性宽平慈恕与人周而多容,而人亦颇美之。
故居其寺方六年,寺益修,众益靖。
弟子二十三人
嘉祐己亥仲冬,初忽感微疾而卧。
先终一日,与蒙语,将授寺与今知禅德
语气详正,如平昔不衰
十三日鸡鸣,起漱洗,问时辰,乃安坐而尽。
世寿六十一,僧腊四十一。
是月二十九日入塔于呼猿涧之直北寺垣之内。
塔已,知师以其行状求蒙文而铭之。
然在古高僧传其法,凡吾人于其教有德有言及其有功者乃得书之。
若今灵隐,最天下名寺,固吾佛法倚之弛张也。
呜呼
普慈于其寺,平生如此之效,岂不曰于法有功乎?
余故不让,乃引其事而书之也。
铭曰:
惟功在法,惟德在法。
法既不生,其胜缘岂有熄耶?
惟师之盛善常然不泯不坠,断可见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