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非韩下 其十二 非韩第二十五 北宋 · 释契嵩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八
韩子《论佛骨表》,以古之帝王运兴亡、其年寿长短校之,谓无佛时其寿祚自长,事佛则乃短。
指梁武、侯景之事,谓其事佛求福,乃更得祸,以激动其君也。
南北朝时独梁江表垂五十年,时稍小康天子寿八十六岁,其为福亦至矣。
春秋时,杀其君者谓有三十六,彼君岂皆祸生于事佛乎?
韩子不顾其福,而专以祸而诬佛,何其言之不公也!
自古乱臣窃发,虽天地神祇无如之何,岂梁必免耶?
韩子未识乎福之所以然也。
祸福报应者,善恶为之根本也。
佛之所以教人修福,其正欲天下以心为善,而不欲其为恶也。
曾子曰:「人之好善,福虽未至,去祸远矣;
人之为恶,凶虽未至,去祸近矣」。
佛之意正尔,但以三世而校其报施者,曾氏差不及佛言之远也。
故其祸福之来,自有前有后未可一世求。
茍以其寿祚之短,谓事佛无效,欲人不必佛法为,则《洪范》以五福皇极教人,合极则福而寿,反极则祸而凶。
短折如汉之文、景,最为有王之道。
何则
孝文天子才二十三载,年四十七而死;
孝景即位方十六载,年四十八而死。
历数也皆未及一世,其寿考也皆未及下寿
岂谓孔子所说无验,而即不从其教耶?
于乎
圣人为教设法,皆欲世之为善而不为乱未必在其寿祚之短长也。
韩子谓:「假如其身至今尚在奉国来朝陛下接之,不过宣政一见礼宾一设赐衣一袭,卫而出境不令惑众也。
况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凶秽之馀,岂可直入宫禁」?
云云
韩子蔑佛之太过也。
佛虽非出于诸,然其神灵睿智,亦真古之圣人也,又安可概论舍利与凡秽之骨同校也?
中国圣人五帝三皇者,孰有更千岁而其骨不朽
况复神奇殊异有以与世为祥为福耶?
韩子亦宜稍思而公论也。
昔有函孔子之履,与王莽之首骨者累世传之,至晋泰熙之五载,因武库火,遂燔之。
大善者莫若乎孔子圣人也,大恶者莫若乎王莽不肖也。
前世存其迹而传之,盖示不忘其大善也,留诫其大恶也。
古今崇佛灵骨者,其意盖亦慕乎大善也。
前所不过礼宾一设者,是乃示其不知礼,而待人无品也。
借令圣人,固亦异乎异域众人者,安可止以一衣一食而礼之也?
季札由余中国,而中国者以贤人之礼礼之。
季札由余,第世之人耳,未必如佛神灵不测者也。
岂使其君待佛而不若季札由余者也?
孔子曰:「事君欲谏不欲陈」。
不可扬君之过于外也。
假或唐之天子以佛而为恶也,韩子乃当婉辞密谏,况其君未果为恶,乌得讦激暴扬其事乎?
魏徵能谏,不能忘其言,书之以示史官,而识者少之。
马周垂死,命焚其表草,曰:「管、晏彰君之过,以求身后之名,吾弗为也」。
君子贤之。
韩子之谏,比魏徵未必为当,留其表使世得以传,其为缪固又过于也;
而全君之美,不及马周之贤远矣。
又况君之所为至为恶,而暴表论之,乃见斥流放抑留其说以自彰识智肤浅,播极丑后世也?
呜呼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