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非韩下 其七 非韩第二十 北宋 · 释契嵩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八
韩子序送高闲曰:「今闲师浮屠氏,一死生,解外谬,是其为心必泊然无所起,其于世必淡然无所嗜」。
韩子为此说,似知佛之法真奥,有益人之性命焉。
一死生者,谓死犹生也,生犹死也,在理若无其生死者也。
既见其理不死不生,则其人不贪生不恶死也。
夫解外谬者,自其性理之外男女情污嗜欲淫惑百端,皆其谬妄也。
谬妄已释,死生既齐,故其人之性命洁静,而得其至正者也。
老子》曰「清静天下正」,斯言似之。
性命既正,岂必在闲辈待其死而更生,为圣神、为大至人耶?
当世自真,可为正人、为至行,既贤益贤,不善必善。
韩子不顾与闲之言,其《原道》乃曰:「绝尔相生养之道,以求其所清净寂灭也」。
清净寂灭者,正谓导人死生,解外谬妄情著之累耳,以全夫性命之正者也。
韩子为书不复前后,乃遽作《原道》。
而后末学心不通理视之以谓韩子之意止乎是也,遂循手迹以至终身昧其性命,而斐然傲佛,不识韩子为言不思也。
就使从闲而言,自闲释氏所由欲推其道为益于世;
意茍有益于世,而君子何不称之?
孔子曰:「大人不倡游言」。
盖言无益于用而不言也。
韩子圣贤之徒,安得无益之言耶?
韩子虽谓文人,于道尚果有所未至乎
不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