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非韩中 其十 非韩第十一 北宋 · 释契嵩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七
韩子冯宿论文,谓人不知其文,遂自比扬子云为《太玄》之时,乃引之言曰:「世不知我无害也。
后世复有扬子云,必好之矣」。
因谓:「子云死近千载,竟未有扬子云可叹也。
其时桓谭亦以书胜《老子》。
老子未足道也,子云岂止老子争强而已乎!
此未为知者。
弟子侯芭颇知之,以为其师之书胜《周易》。
然侯之他文不见于世,不知人果何如耳。
以此而言,作者不祈人之知也明矣」。
吾视此,未尝不抚书而为其太息,谓韩子可贤耶?
何其为言之易也?
圣贤所以著书,岂欲与人争强乎?
圣贤唯恐道不明而人不治故为之书,欲以传其道也,岂意与人争强也,不争而乃所为耳。
夫以其所为而与人争强斗胜者,此特流俗使气不逞者之所尚也,圣贤如此而为,其去众人也何远哉?
其道至,自形人之不至
其言是,自形人之不是
其人有知,遂自服而尊美也,岂有之而得人尊美乎?
自古著书,而其文章炳然蔼如也孰如孔子
孔子曰:「文莫犹人也」。
圣人岂以其道而苟胜乎?
中庸》曰:「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君子居之」。
是岂以争之而为强耶?
《语》曰:「由也兼人故退之」。
圣人岂欲儒者与人争强乎?
儒,为言不类其法,不亦后世学者也?
若《老子》之书,其所发明三皇五帝道德者也。
文约而详,其理简而至,治国治家修身养神之方,出师用兵之法,天地变化之道,莫不备之矣。
孔子从事问其人,岂非其如此也?
而《老子》岂易胜之乎?
又况其所尚,以不争为德也。
子云平生学问于蜀人严遵君平,故其《法言盛称君平君平乃治《老子》者也。
子云为《太玄》,乃以一生三为创制之本,是亦探《老子所谓一生二,二生三」者也(此说见《太玄解义》。)
子云曰:「老子之言道德,吾有取焉耳」。
书之宗本既出于《老子》,而谓《玄》胜老氏,亦其未知思也。
桓谭岂为能知子云乎?
韩子乃援桓谭之言,则已可笑矣,乃又曰其弟子侯芭颇知之,以为其师之书胜《周易》,此又韩子大缪矣。
之《太玄设方州部四位者,乃《易》之四象六画耳;
八十一首者,《易》之六十四卦也;
二百四十二表存之而不尽书者,依周武口诀也;
展七百二十九赞者,乃《易》之三百六十爻耳。
不出阴阳二仪,其生剋不出乎七八九六五行之数,其纪纲不出三极之道,而之书大底资《易》而成之耳。
其《法言》曰:「其事则述,其书则作」。
汉书称雄,亦曰:「以为莫大于《易》,《太玄》,皆斟酌相与放依驰骋云」。
吾尝治《易》,得其四象八卦之数,凡《玄》之所存者,六气五行三才七政四时十二月、二十四节、七十二候五纪五方五神五音十二律九宫十日、十二辰,莫不统而贯之。
圣人含章天机,秘而不发耳。
至汉,而焦赣京房辈辄分爻直日,而《易》之道遂露矣。
子云得意于焦氏之分爻也,复参之以浑天之法。
然其巧思推数,自起其端,为位、为首为赞以钤乎一岁,效《易》以占天人之事,此其贤也。
夫《易》者,资《河图》《洛书》以成之,盖天自然至神之法,圣人创制也,然圣人不能发明也。
其时更历三古,藉圣人发挥九人焉,唯伏牺文王孔子事业尤著。
子云之书,其始何出,而何得之
为书之人,何如于伏牺、文王仲尼乎?
然《玄》之法盖出于人之意思经营之致耳,与夫天地自然道固不可同日而言哉。
子云之贤不及伏牺文王孔子,虽童蒙亦知其然也,而韩子侯芭为颇知之,而谓《玄》胜《易》,何其惑之甚也!
晋书》谓王长文著书号《通玄》,有文言卦象,可用卜筮时人比之扬雄太玄》,是亦可谓胜《易》乎?
侯芭者尚不知其师之所祖述,何妄为之说,掩抑圣人之经,乱后世学者之志,细事也。
足以狂愚何甚也,不必待见其他文而知其为人也。
韩子于此当辨斥之,以尊證圣人之道可也,乃更从事其说,茍以资自矜儒者果当尔耶?
吾恐以文争强而后生习为轻薄人人谦敬之德,未必不自韩子造端也。
吾尝谓扬子因《易》以成书,其谓述之可也不应作经,自为其家,与夫大《易抗行
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仲尼不敢作,子云乃作之欤?
汉书》谓诸儒讥扬子圣人而作经,盖亦以其不能尊本也。
复用其书胜《易》,以重儒者相非耶?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