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论原三 其三 性情 北宋 · 释契嵩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五
性贵乎静,故性变而不可太易
情患乎烦,故情发而不可太早。
早则伤和太易则伤中。
中和阴阳缪,损民寿,而物多疵疠
是故圣人之隆治也,仁以厚人性,义以节人情,是所以阴阳和遂生物者也。
礼教二十而冠者,盖以其神盛而可以用思虑也;
教三十而娶者,盖以其气充而可以配耦也。
古之君子,观阴阳所以知其情性得失,观情性所以圣人道行否。
然后以其得失,究其本末相与人主天下病癖
伊尹匹夫之贱,而犹曰匹夫匹妇有不被之泽,若己推而纳诸沟中,尝五就桀、五干汤而不沮,其以天下自任如此之勤也。
今天下之民,方髫鬌未剪,而以利害相欺父母则𢥠之,唯其奸巧不早也。
仅童而男已室,女已家,过之淫奔,是不亦性变之太易乎?
情发之太早乎?
不有所伤乎?
欲世蹈中和,则何异乎适胡而南辕,其安能至之也?
吾观阴阳缪,则寒暑风雨庸有及时百谷种植未始不疾。
其人则毙夭者世尝多有,而仁寿者寡焉,适见情性失之之效也。
人失情性如此也,而圣人道行也,岂曰至乎
谟者尚曰天下甚宁,是亦谀也。
而嚚嚚不肯知其失,操其本,为人主起天下之病,则又奚贵其当时者?
古语曰:「日中则熭,操刀则害」。
适用当时也。
伊尹穷贱不暇,彼欲适用,岂当用邪?
伊尹为之。
今乘适用之时,摄当用之柄,而不肯为之,不亦伊尹愧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