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论原三 其二 善恶 北宋 · 释契嵩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五
有形之恶小也,不形之恶大也
有名之善次也,无名之善至也。
有名之善,教而后仁者也;
无名之善,非教而仁者也。
有形之恶,杀人者也;
不形之恶,谗人者也。
谗人之恶存其心,杀人之恶存其事,事可辨而心不可见也。
教者情也,非教者性也,情可移而性不可变也。
玩邻人之子也,好语诱之可以喜,恶语激之可以怒。
及其趋于父母也,虽美恶之言而不能亲疏之也。
盗蹠膳人肉,而人皆能恶之;
少正卯显于朝,而众不能辨之。
是故君子善善也,必审其名同
恶恶也,必辨其情异。
赏罚者,所以善恶也。
聪明不能尽其善恶则不足与议赏罚也。
故察谗在微,诛谗在持,刑杀宜议。
性善者宜任,情善者宜使。
察谗不微,则不能观其心之所之也;
诛谗不持则不能遏其大恶也;
刑杀不议,则不能究其诚也。
任性善则安危不振也,使情善则威福不专也。
善善得其宜也,则大贤尽其德,而小贤尽其才也;
恶恶得其所也,则谗人悛其心,而杀人伏其罪也。
有正善恶治道不至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