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论原二 其三 问霸 北宋 · 释契嵩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四
问者曰:「君子称王,或不称霸,谓霸执权,谓王修信也。
而霸孰谓无信邪?
固疑其道也,幸吾子辩之,使桓文之事皆悉也」。
曰:「王尚德,霸尚功
夫王有权,王者以权而行德也;
霸有权,霸者以权而取功也。
取功故其权未必不私也,行德故其权未必不公也。
故公者为权,而私者为诈也。
有信诚信也;
有信,假信也。
假信故愈久而愈渝,诚信故愈久而愈信。
齐桓公方会诸侯,自北杏抵幽,十一主盟,而诸侯皆顺,其信存也。
及城缘陵而诸侯皆散,其信渝也。
晋文公战克楚,践土之盟以功自高,遂召天王其章诈也。
是故君子称之,称其当时之功也;
不称者,恶其诈且不诚也。
诗》称:『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善罚之功也。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卑霸之道也。
中古之霸,有异礼而无异道
后古之霸,有异道无异礼。
守职命而不擅征,不亦有异礼乎?
征伐而尚诈力不亦异道乎?
故曰霸非古也,乱王政桓文始也。
今俗曰霸道适变,治者不可不用也。
仲尼曰:『管仲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我其舍诸』?
噫!
合天下之猖狂诡谲傅会孙子吴起之说,淫溺不反者也,此诚愚者之言,乌足与知圣人之意邪?
所谓适变者,盖君子因事而正之以义者也,岂曰以智诈变正道者也?
春秋》之讥变古,正以诸侯用私而变公者也。
至道之世不显权,至德之世不怀功。
怀功,恐其人因功而竞利也;
显权,恐其人因权生诈也。
是故尧舜化淳,而文王化让
汉氏曰:『吾家杂以王霸治天下』。
暂厚而终薄,少让而多诤」。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