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关彦长秘书 北宋 · 释契嵩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六、《镡津文集》卷一一
月日沙门某谨奉书彦长秘校前:辱彦长关侯潜子《辅教》之说,喜与己合,遗书大公之道百馀言,乃相称太多
潜子彦长西行,方致书丞相盛推此道
惟恐不尽其意,复叙彦长丞相为益言之。
大公道者圣人之道之至者也。
大公道行则不天下亲疏不以忠孝势利
盖臣合忠,子合孝,可亲者亲之,可疏者疏之,是皆之者也。
然故大公之道,其本在乎诚与明也。
圣人存诚所以与天地通;
圣人发明所以皇极合。
犹《中庸》曰:「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也者天下大本也;
也者天下达道也」。
所以至其道者,盖能诚明而持其本也。
诚明之道,而圣人犹难之。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后世忠孝劝慕致,则以忠孝矜之逞之,而势利忠孝者竞作,纷纶漫漶交于天下
诚忠诚孝、不茍不党者,奈何与其混淆一世,又岂能自白
彼矜者逞者,亦以自谓人之为心而与己相类不复信有诚之之谓也。
诚明之道荡然不复见矣,大公之道之本亦不复知之矣,况复能守而持之者也?
彦长当是独能毅然推诚与明,而持论大公之道,岂天资自得其高远,非习之炙之而然乎?
始,潜子之书既出,而搢绅先生之徒第称之其文,善吾粗能读百氏之书耳。
彦长谓我存心大公,其书勤且至矣。
笃好其道,相知之深,安能若此耶?
方今大圣大贤相会于朝,适以至公之道而治天下,宜彦长振其本原,力以诚明之道驾说,资其所以为教化,则功德胜业效白,益又大矣
勉之哉!
勉之哉!
不宣
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