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淅川县兴化寺廊记明道二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一、《欧阳文忠公集》卷六三、康熙《南阳府志》卷六下、康熙《淅川县志》卷八
兴化寺修行四行,总六十四间。
匠者某人用工之力凡若干土木圬墁陶瓦铁石之费、匠工佣食之资凡若干
营而主其事者僧延遇。
延遇自言馀杭人,少弃父母,称出家子
郓州,拜浮图人,师其说。
年十九,尚书祠部给牒称僧,遂行四方
淳化三年,止此寺,得维摩院废基筑室自为师,教弟子以居。
居二十有三年,授弟子惠聪而老焉。
又十八年,年七十有一矣,乃歛其衣盂之具所馀,示惠聪而叹曰:「吾生乾德之癸亥明年甲子一复,而又将甲焉。
弃杭即淅四十有三岁,去坟墓不哭其郊,闻吴歈不怀其土,吾岂无乡闾亲戚之仁与爱而乐此土耶?
吾惟浮图之说,畏且信,以忘其生,不知久乎此也。
今老矣,凡吾之有衣食之馀,生无乡闾宗族之赒,没不待岁时烝尝之具,盍就吾之素信者而用焉?
毕,吾无恨也」。
于是庀工度材,营此廊。
廊成,明道二年之某月也。
寺始建于隋仁寿四年,号法相寺
太平兴国中,改曰兴化屋垣甚壮广。
仁寿明道,实四百四十有四年之间,凡几坏几易,未尝有志刻,虽其始造之因,亦莫详焉。
至延遇为此役,始求志之。
予因嘉延遇之能果其学也。
惠聪少师之,虽老,益坚不坏。
又竭其所有,期与俱就所信而尽焉。
夫世之学者知患不至不知不能果。
此果于自信者也。
年月日记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