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夫子罕言利命仁论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四、《欧阳文忠公集》卷七五、《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二七四
论曰:昔明王不兴宗周衰,斯文未丧仲尼出,修败起废而变于道,扶衰救弊而反于正。
至如造化之本,赜几深之虑,以穷乎天下至精,立道德之防,张礼乐之致,以达乎人情大窦
故《易》言天地之变,吾得以辞而系;
《诗》厚风化之本,吾得以择而删;
礼》、《乐》备三代之英,吾得以定而正;
春秋》立一王之法,吾得以约而修。
其为教也,所以该明帝王大猷推见天人至隐
有机不得秘,神有密而不得藏,晓乎人伦,明乎耳目如此详备也。
然独以利、命、仁而罕言,其旨何哉
请试言之。
夫利、命、仁之为道也,渊深而难明,广博而难详。
若乃生民以至教,周万物不遗
草木贲殖而无知所以遂其生;
跂喙行息不知所以达其乐。
物性莫不欲茂,则薰之以太和
人情莫不欲寿,则济之以不夭。
滞者导之使达,蒙者开之使明。
衣被群生赡足万类
此上之利下及于物,圣人达之以和于义也。
则利之为道岂不大哉
五行秀气兼二仪之肖貌,禀尔至命,得之自天。
厥生而静谓之性,触物动感其欲,派而为贤愚,诱而为善恶,贤愚所以贵贱善恶所以吉凶
贫富穷达死生夭寿赋分而有定,循环无端
圣人达之,内照神明
小人逆之,外灭天理
则命之为义,岂不达哉!
又若兼百行全美,居五常称首爱人及物力行而能近。
守而行之,一日由乎复礼
推而引之,天下称乎达道
则仁之为理岂不盛哉
噫,三者之说,诚皆圣人深达非难言之也。
《易》曰「乾以美利利乎天下」,又曰「利者义之和」。
中庸》曰「天命之谓性」,又曰「君子居易俟命」。
系辞》曰「乐天知命,故不忧」。
礼记》曰「仁者天下之表」,又曰「仁者右也,道者左也」。
酌是而论之,则非不言也。
然罕言及者,得非以利、命、仁之为道,微而奥,博而远。
贤者诚而明之,不假之道也。
愚者鲜能及之,虽言之,弗可晓也。
故曰「中人已上可以语上,中人已下不可以语上」,又曰「仁则吾不知」者,举一可知也。
子贡以谓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者,诚在是乎。
然则利、命、仁之罕言由此而见矣。
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