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荀改名序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二、《欧阳文忠公集》卷四一、《历代名贤确论》卷三七、《文章类选》卷六
三代之衰,学废而道不明,然后诸子出。自老子厌周之乱,用其小见,以为圣人之术止于此,始非仁义而诋圣智。诸子因之,益得肆其异说,至于战国,荡而不反。然后山渊、齐秦、坚白异同之论兴,圣人之学几乎其息。最后荀卿子独用《诗》、《书》之言,贬异扶正,著书以非诸子,尤以劝学为急。荀卿,楚人。尝以学干诸侯,不用,退老兰陵,楚人尊之。及战国平,三代《诗》、《书》未尽出,汉诸大儒贾生、司马迁之徒莫不尽用荀卿子,盖其为说最近于圣人而然也。荥阳郑昊,少为诗赋。举进士已中第,遂弃之曰:「此不足学也」。始从先生长者学问,慨然有好古不及之意。郑君年尚少,而性淳明,辅以彊力之志,得其是者而师焉,无不至也。将更其名,数以请,予使之自择,遂改曰荀。于是又见其志之果也。夫荀卿者,未尝亲见圣人,徒读其书而得之。然自子思、孟子已下,意皆轻之。使其与游、夏并进于孔子之门,吾不知其先后也。世之学者,茍如荀卿,可谓学矣,而又进焉,则孰能禦哉!余既嘉君善自择而慕焉,因为之字曰叔希,且以勖其成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